第628章 苏家的嫁妆 (第2/3页)
。
此物一直被外公珍藏,除了做养护检查的打开一看,平日里从不示人。
在场几人一听是《集王圣教序》的草稿,纷纷皆是好奇,他们知道周老爷有这件宝物,但从来没人见过,周老爷子在平日里也是避而不谈,非常低调。
“周外公,这圣教序的草稿,莫非是怀仁和尚的亲笔真迹?”周凡也是眼前一亮,忍不住询问细节。
稍微懂书法的人,全都知道这大名鼎鼎的《集王圣教序》。
话说唐代贞观年间,唐僧取经回来的十七年后,携带梵本佛经到长安拜见唐太宗。
唐太宗非常喜欢这些佛经,但佛经太多,唐太宗日理万机,并且都是梵本,难以观阅,于是询问哪一本佛经的核心总纲。
唐僧仔细的思索之后,回答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随后,唐太宗留唐僧入驻弘福寺,翻译佛经。
翻译之后,唐太宗亲自作序,这就是《圣教序》,由当时的书法第一人诸遂良抄写,篆刻成碑,镶嵌在大雁塔里,号称天下第一碑。
后来武则天称帝,大兴佛教,自封为金轮神圣皇帝,号称是弥勒佛转世,为了超越《圣教序》的天下第一碑。
然而诸遂良已是当世公认的书法第一人,无人能超越,除非书圣王羲之复活。
于是武则天就令怀仁和尚,从皇室内府收藏的王羲之真迹,以及民间珍藏的王羲之真迹之中集字。
集字,也就是收集单个的文字,重新组合成文。
不过每一篇书法的字形、大小、文风、结构、气韵等等,皆不相同,并且有些字难以找到原形,只能通过笔画组合,最终统一成一篇完整的书法,以此还原王羲之真迹,这难度之大,超乎寻常。
怀仁和尚用了二十几年,终于完成了此事,这就是《集王圣教序》,篆刻成碑,一直流传至今,存放在碑林,乃是真正的国宝。
王羲之作为书圣,真迹遗失,无一传世,这《集王圣教序》就是最接近真迹的存在。
周老爷子的这篇草稿,如果是怀仁和尚的亲笔真迹,这价值可想而知。
“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