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7【连棋牌室的老头老太太都知道陈贵良】 (第2/3页)
店老板说:“本校的肯定要支持噻。平时差不多十天卖完,这回一下午都快卖完了。”
    本校出了一个名人,还请来几十家媒体,阵仗搞得那么大,二中的学生自然格外关注。
    总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尤其是高一女生,愿意掏钱买杂志支持。
    陶雪也买了一本,喜滋滋拿回教室。
    胖妹看言情小说的时候,陶雪瞅了瞅四周,转身问后排正在写作业的男生:“彭一凡,你看过陈贵良的文章吗?”
    “没有。”男生继续写作业。
    陶雪热情推销:“你看看嘛,这首诗和序写得多好啊,人家还拿了新概念一等奖。保送北大哦!”
    自主招生,降分录取,在二中已经传成了保送北大。
    男生听到“保送北大”四个字,终于放下作业去看杂志,而且还反复品味道:“那个陈……陈师兄,确实很牛逼!”
    “怎么样,厉害吧?”陶雪高兴道。
    男生哭笑不得:“厉害,你大侄子嘛,你都说很多次了。”
    等这男生看完,陶雪又找上隔壁桌:“薛诗瑶,你不是喜欢看小说吗?快看看陈贵良这两篇文章。”
    女生瞅了瞅:“居然还有注释,跟语文书里的古文一样。”
    “厉害吧?”陶雪笑道。
    “很厉害,难怪能保送北大。”女生附和道。
    这个时候的许多高中生,还真就喜欢看各种作文,每年《新概念大赛获奖作品选》能卖几百万册。
    还只是正版销量!
    直至晚自习结束,在陶雪的热情宣传下,这本《萌芽》已被二十多人看过。
    ……
    晚自习放学。
    郑锋和边关月依旧坐同一辆公交,不过他没有提前下车,更不会再送边关月进小巷子。
    边关月家的下一站,才是郑锋家。
    他掏钥匙开门进屋,母亲正在准备明天的食材——摆摊卖凉皮凉面狼牙土豆。
    父亲累了一整天,正躺在沙发看电视。
    “回来啦。”
    “回来了。”
    “桌上有凉面,还煮了个鸡蛋,你当夜宵吃嘛。”
    郑锋放下书包,过去吃凉面和鸡蛋。
    父亲随口问道:“陈贵良是不是你们班的?”
    郑锋说道:“你提他做什么?”
    “写作文保送北大。”父亲说道。
    郑锋极为惊讶:“你都知道了?”
    父亲说道:“今天下午,饭馆备菜的时候,几个墩子匠就在讲。说二中有学生保送北大,写篇文章凶得批爆。”
    “他们又是听谁说的?”郑锋好奇问。
    “昨晚上的《龙都新闻播报》。”
    陈贵良在龙都市的名气,已经进化到口口相传阶段。
    起因是上了本地电视新闻。
    这个节目,主要报道街坊邻里鸡毛蒜皮的事,甚至经常出现谩骂厮打镜头。偶尔还会反应一些老大难问题,呼吁有关部门赶紧派人解决。
    收视率高得吓人!
    老百姓就喜欢看那些内容。
    ……
    边关月家。
    外公甚至戴着老花镜在看《萌芽》。
    老两口隔三差五就去打麻将,一毛钱的番,小打小闹纯属娱乐。
    下午在棋牌室的时候,便有牌友在议论此事。老头老太太们,聊得如同亲眼所见,仿佛陈贵良是他们的孙子。
    陈贵良?
    外公外婆感觉很耳熟,不就是那个带外孙女去修电脑的吗?
    回家的时候,外公路过报摊,问有没有关于陈贵良的新闻报纸。
    摊主直接扔来一本《萌芽》。
    “还没看完?”外婆问道。
    外公说:“看完了,确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