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烽烟起,六镇乱! (第2/3页)
也是走投无路,才寄希望于你兄弟二人,还望你兄弟二人怜悯怀朔军民。”
    高欢不接话,反而是指向问题核心,“粮仓中不是还有许多存粮?”
    怀朔内建有粮仓,里面可是囤积了不少粮食,自己不开仓放粮,来找他们兄弟二人玩道德绑架?
    杨钧脸色突然一变,但又很快恢复正常,“粮仓内囤积的粮草,乃是为士卒作战预备之军粮,岂可做他用?此番用了,万一战事突起,又去何处筹集?”
    眼见兄弟二人态度坚决,他也只得摆摆手,“也罢,我且再想想其他办法。”
    高羽心中冷笑,极为鄙夷。
    装什么呢?
    归根结底不就是百姓饿急眼了,还能靠手底下的士卒去镇压。
    要是士卒饿急眼了,是真会把他给宰了?
    留足粮草讨好手底下的大头兵,不比讨好百姓要划算的多?
    ………………
    柔玄镇。
    李崇带军南归,依旧是走的这边,柔玄镇城破被劫掠了一番,他得帮于景安抚一下百姓。
    “大都督,末将有罪啊!”
    于景跪在李崇的营帐内,涕泗横流,大声哭喊,“若是末将能早些察觉到蠕蠕王的狼子野心,我柔玄镇民岂会遭此浩劫。”
    李崇连忙起身将其搀扶,“此事并不能完全责怪将军。”
    归根结底还是朝堂上的决策者,也就是江阳王元乂的锅,是他一意孤行的要帮助柔然人。
    只不过李崇不好明说罢了。
    但他并没有察觉到于景眼中闪过的一丝暗喜。
    信息差!
    李崇只是知道于景随元孚出城接见阿那瓌时被一起绑了,他并不知道是于景令手下打开的城门,放柔然人进的柔玄镇。
    在李崇的视角看来,柔玄镇被困住这么久,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柔然人,没能守住是很正常的事情。
    于景擦了擦眼泪,这才开口道,“年年灾祸,我柔玄镇百姓早已家无余粮,又遭逢此浩劫,还望大都督怜悯柔玄镇军民,赐予些许粮草,助我柔玄镇民度过此难关……不然朝廷救济之粮还未曾送到,我柔玄镇民便要易子相食了。”
    李崇面露难色,但还是咬牙答应下来。
    还好此次他带中军北上带了不少的粮草,还有余力可以接济柔玄镇。
    于景大喜,连忙再次下拜,“末将替柔玄镇民谢过大都督!我亦会向城中百姓言明,此乃大都督之恩!”
    李崇连连摆手。
    得到李崇的应允,于景连忙遣心腹来军营中带了不少粮草入城内,押送到粮仓,严加看守。
    李崇并没有逗留,他的粮草也不够了。
    当即便带兵南还,想要赶紧回到朝廷。
    就在回去的路上。
    其长史魏兰根,再次找到他。
    “大都督,北境年年灾祸,柔然人尚且被逼的要南下劫掠,六镇之民恐怕也好不到哪去,我听闻朝廷今年没有给六镇送过一粒粮米,恐成大祸!”
    “朝廷对六镇压迫至斯,六镇之民已然活不下去了,回朝之后,大都督定要向陛下言明六镇之弊,趁早改镇为州,给六镇军民一线生机才是上策。”
    同样的话。
    几年前魏兰根跟着李崇去怀朔的时候,同样也说过。
    当时李崇没答应。
    但这次……
    他没有再拒绝,而是认同道,“回到洛阳,我自当亲自上奏,朝廷不能再这般压迫六镇之民了,今时非同往日,否则,变立至。”
    柔玄镇内。
    于景令手下心腹将粮仓严加看管起来。
    “城中士卒每日所需粮草定要按时供应,不可令士卒心中生怨!”
    于景很清楚,得罪谁都不能得罪拿刀的武夫。
    他又唤来自己的一名亲卫,“夜里,你带人去粮仓运出少量粮食,明日去东市售卖……”
    阿那瓌急着逃跑,对柔玄镇的劫掠倒不算太严重,只是草略,并未细索,于景知道城中很多百姓,家里还有钱物。
    但……
    唯独没有了粮食!
    这可是发财的好机会,柔然人能刮一层油水走,他难道就不能吗?
    搜刮钱物,找机会叫人给元乂送礼打点关系,他要离开柔玄这鬼地方。
    如果说之前柔玄镇还算有点油水,被柔然人抢了过后,油水已经彻底被榨干了。
    只要不在六镇这种穷苦之地。
    中原任意一州,他去了都能从当地百姓身上将送给元乂的厚礼,十倍,百倍的压榨回来!
    于家有权势的时候,他又不是没这样干过。
    过了数日。
    于景还在睡梦中,便听到外面极为吵闹,将他惊醒。
    “发生何事?难不成是蠕蠕又打来了?”
    他连忙穿衣出门,府中家仆却来禀告情况。
    “是城中百姓聚众前来,说要向将军请命。”
    于景顿时明白过来,当即将亲卫唤来,让他们全部披甲持弓,一切准备妥当后这才打开自己府邸的大门!
    来的人不少,将他府邸门前堵了个水泄不通。
    “将军!我等实在是活不下去了,还请将军开仓放粮吧!”
    “望将军怜悯我等,开仓吧!”
    “………………”
    百姓们知道城内粮仓里还有粮食,所以才聚众照过来。
    于景连忙挤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