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382章 斗争

第382章 斗争

    第382章 斗争 (第3/3页)

了,哪里还会去读书,实在没办法了,才用的举荐制度!”

    “到洪武十六年,朝廷开科,就以科举选官为主,永兴元年正月,陛下登基后立马废除了举荐制度,以后,要想入仕,必须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但尔等奸佞,竟然要违背皇命,复立举荐,莫不是想让天下大乱!”

    文官们则力挺黄淮的建议,蹇义出班道:“殿下,如今当务之急是稳定西南半岛,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让当地百姓早日沐浴皇恩,稳固我大明江山社稷!”

    朱允熥没有说错,朱雄英继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了举荐制度,原因很多,但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

    公平!

    什么是举荐制?

    简单的说,以后要想当官入仕,不需要再考科举,只要有当官的举荐,就能直接授予官职。

    如此,那人家寒窗苦读数十年,历经无数春秋,以科举入仕的人岂不是成了笑话。

    以后谁还读书参加科举,那不都得削尖脑袋去巴结权贵。

    举荐制度本身就是对公平的一种破坏!

    而且,被举荐的人,一般都是举荐人的好友,同乡,门生,同门,这就会形成另一种结果。

    结党!

    “殿下!”

    黄淮站出来说道:“西南半岛初定,不能没有官吏管理,举荐制度也是没办法的办法,除此之外,臣以为,可废除乡官行政,从中挑出一部分能力优异者,破格提拔,在西南半岛五大布政使之地任官,而大明境内,百姓安稳,即使没有乡官,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乡官的设立,就是为了消除士绅对地方上的影响,加强朝廷对地方的系统管理。

    一旦没了乡官,地方乡里又被士绅掌握了。

    关于乡官的事,这些年有不少官员劝谏皇帝,以朝廷开支太多为由,应当废除。

    皇帝每一次给出的答复都是一样的,谁劝谁去当乡官。

    废乡官,立举荐,李景隆都被这些人整笑了。

    太子看向李景隆问道:“曹国公以为如何?”

    李景隆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朗声道:“殿下,几位大人言之有理,废乡官那是万万不能,不过臣支持举荐官员前往西南半岛之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