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你应该多招些自己人 (第1/3页)
探讨的也不仅仅是分田到付,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问题,还是更深入的探讨,跟国家发展联系起来,跟政治联系起来。
“这其实是前戏,是投石问路,也可以说是试探,后续关于红旗生产队的报道,在全国范围内会遍地开花,这是一定的。”陈浩说道。
他没有否认。
根据目前的情况,再结合前世的走向,的确就是如此。
一项政策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就像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大下岗,对于一些下岗,而且日子过的很艰辛的国营单位职工而言,那段日子就是灾难。
但是对于那些裁减了些人员,加上进行经济和体制的改革,使国营单位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并且留下来的职工来说,他们肯定是高兴的。
对于那些辞了职,在其它地方找到工作,并且获得不错发展的职工而言,他们肯定也是高兴的。
接手了烂摊子,把国营单位经济状况搞起来的人,肯定也是高兴的。
再还有因此而获得工作机会的农民,肯定也是高兴的。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分田到户也是类似的情况,大部分的农民都是欢迎的,期待的,迫不及待的,但同样也有不少人在反对。
对于这些反对意见,就得要做前戏,就得要试探,看看反对的力度有多大,宣传先行,就是想以比较平和的方式把这些反对意见消弥下去。
让省内的宣传口舌烧火,把分田到户的势头烧的更猛烈些,就很有必要了。
两人又说了些话,苏小娟还特地过来跟陈浩打了声招呼,恭喜陈浩,这才挂断电话。
放下电话,才走出招待所,陈浩就碰到一个人,是堂姐陈燕。
“什么风把你给吹过来了?”陈浩笑着道。
“你这话说的,红旗生产队又不是你家开的,我从这走一走不行,这也不让?”陈燕说道。
说完这个话后,她心里就有点后悔了。
过来是特地找陈浩,想要跟陈浩说个事,让陈浩帮个忙,来的途中就一直告诫自己要和声细语,要说软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