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不怕人笑话? (第3/3页)
“谁笑话?我娶的城里知青,漂亮,十里八乡,谁不羡慕?就这一点,他们都笑话不了我,只有羡慕的份。”陈浩道。
他回头,又看了眼房子,“盖着砖瓦房,屋里电视机,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都有,每天的收入也很不错,在城里还有不少人脉关系,跟公社的领导,跟大单位的领导,都有着交情。”
“谁要是还笑话我,就不自知了。”
四十万的存款,再有这么多副业,每天的收入都相当可观,这个底蕴和潜力,别说是放在这会儿,就是放在几十年后,不少家庭也达不到。
房子,医疗,教育,就能掏空几代人,几个家庭的钱包,导致不少家庭负债,别说存款40万,可能还倒欠着银行40万。
一个是生活条件差,但基本不欠债,可以随时躺平,一个是生活条件好,但欠着债,想躺平都比较难。
“那行,我想想有哪些需要的,写出来后你去准备。”童倩道。
她摸着肚子,看着自家男人把瓢里剩下的一点水泼掉,很幸福。
接下来的几天,生产队忙的很。
相关的报道也多了起来。
长丰县机关报,对红旗生产队的报道也不再遮遮掩掩,大肆的报道,接踵而至。
《第一个把分田到户落实到全队的生产队,长丰县红旗生产队!》
《县领导带队,对红旗生产队作出重要指示》
《积极响应改革,红旗生产队是长丰县的改革先锋》
长风县和红旗生产队中间,还隔着花山公社和灯塘大队,可在报道的时候,直接略过了花山公社和灯塘大队,变成了长丰县红旗生产队。
小心思不言而喻。
不止是机关报,包括广播站,还有一些‘新闻简讯’、‘长丰通讯’、‘新长丰’这样,抄录重要新闻,给机关人员,或者是相关人员查阅,翻看,参考的读物,也都刊登了关于红旗生产队分田到户的新闻!
前期对红旗生产队有多爱搭不理,这会儿对红旗生产队就有多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