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茅台计划外销售 (第3/3页)
如今是1100吨左右,10%的产量自己决定销售方式,就是110吨!
2000瓶茅台,差不多是1吨的量。
茅台的政策终于松了一个比较大的口子,这相当于是给茅台自筹资金的法子。
上面给不了财政支持,就让茅台厂自己卖酒水,以市场价卖。
这其实是价格双轨制的雏形。
计划内和计划外价格。
“这10%的茅台酒市场价格,厂里打算定多少?”陈浩问道。
“10块钱一瓶。”杨艳道,“这个价格不算低,计划内的茅台价格产地价是7块5,全国价是8块,要高出2块到2块5。”
“但也不算高,黑市上,不要票的茅台能卖更贵。”
“这个信息准确吗?10块钱一瓶就卖了?”陈浩道。
茅台是有收藏价值的,保值率还不低,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产量低,普通人想要拿到销售权,太难太难了。
长丰县的兴盛酒楼,每个月能有500瓶,专卖店这边,每个月能有2000瓶,这些都是靠着心计,加上周高廉想做些事,做出改变。
双方一拍即合,才有这份机缘。
如今,更大的机缘来了,陈浩想抓的更多些。
“错不了,这几天我打了好几个电话,厂里一直在开会,主要就是商量价格的问题,10块钱的销售价,八九不离十,就是有出入,也不会多,顶多在1块钱内浮动。”杨艳道。
她打探清楚了。
“为了搞清楚这些,艳姐还特意守着电话,等那边的回信,找了好几个人确定,就是怕错了,耽误陈哥你的事。”一旁,苏小娟插嘴道。
闹的杨艳脸都红了。
“我这是为了工作,当然,也是为了陈哥,你对我们这么好,茅台厂的情况,这么大的变化,肯定要打听清楚,万一信息不准确,出了问题,那不是害了陈哥吗?”杨艳争辩了一句。
“你做的很好,这个消息对我来说很重要。”陈浩道,“茅台厂酒水一年产量能有1100吨左右,10%就是110吨。”
“平均每个月能有9吨,1万8千瓶,茅台厂那边关于定价讨论出来了,怎么销售,有了方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