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当街弑君(五千) (第2/3页)
以为陛下是在冲着自己点头示意。
他很努力的想要将这些人的模样全都记在心里,只是人太多了,终归是记不住的。
金辂行过,脑海中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印象,心中便不免惋惜。
御辇之后,则是百官随行。
杨和信不过五十多岁的年纪,是杨家七老中最年轻的一个,此时此刻正跪在皇城门口,额头贴着地面,来来往往的百姓便不免投过来好奇的目光,对杨和信来说这样的行为自然是有些丢脸的,但做戏就是要做全套才行。琅琊杨氏好歹是传承了两三百年的大族,现在都已经负荆请罪了,还愿意赔偿千万白银,若是这般宁和帝还不愿意放过杨家,未免也会惹人诟病,同时也能让其他世家大族看到宁和帝对世家门阀的态度。
杨和信料定,宁和帝没有和所有世家门阀全部撕破脸皮的能力和决心。
两条腿,膝盖的位置都已经有些酸麻,杨和信的一张老脸也有些发白,便是天气透着凉意,额头上还是沁出了丝丝汗珠。
城内,传来了一些骚动。
杨和信悄悄抬起头,便瞧见长安街上一辆金辂正冲着这边缓缓驶来。金辂所到之处,长安街两边的百姓尽皆跪伏于地,叩首山呼万岁。
声浪如同海啸,一波波席卷过来,便是杨和信心中也不免颤了颤,脖子后面莫名有些痒痒的,不舒服。
倒是不知,现如今的宁和帝在东陵城中居然已经有了这般威望,再想到这些威望很大一部分都是踩踏着杨家得来的,心情便有些郁闷。
当然,更让杨和信没想到的是,宁和帝整居然会亲自乘坐着金辂前来迎接,只是稍稍转念一想,杨和信便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宁和帝心中所想,针对杨家只是宁和帝对二十年欺压的一种发泄,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表明一种态度,那就是从今往后,他再也不会受到任何人的钳制。
但另外一边,宁和帝同样也明白皇帝当与世家共治天下。
他终究是不能同所有世家门阀翻脸的,如若那般整个宁国瞬间就要陷入前所未有的动乱,既然杨家已经递出台阶,那宁和帝也就顺势踩了上去。这就是宁和帝想要传达的意思,只要世家门阀尊重他的皇权,服从他的统治,他也会尊重世家门阀的利益。
论脑子,杨和信比起其他兄长来说自然是有所不如的,但毕竟是杨家七老之一,耳濡目染之下,对于皇权世家门阀之间的权利争锋,也是明白几分。
车轮碾压在地面,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终于金辂在杨和信前方停下。
宁和帝下了马车,初晨的阳光照耀在身上暖暖的。
一双眸子中闪过些许精光,旋即迅速隐去,取而代之的则是满脸温和的笑。
短暂的停顿之后,宁和帝便以稍快一点的速度冲着杨和信走了过去:“杨先生怎地如此?”一边说着,宁和帝已经捉住了杨和信的肩膀,将杨和信从地上扶起:“琅琊杨氏,曾经辅佐太祖建立宁国,那是何等功勋?朕又岂会因为杨和同之过,株连整个杨家?”
“杨先生这般行径,莫非是要让普天之下百姓尽皆认为朕苛待建国功臣不成?”宁和帝佯装生气,训斥道。
杨和信也顺势从地上起了身,只是因着跪的时间长了,身子稍稍摇晃了一瞬这才重新稳住,略显苍白的老脸也随之赔上一副笑脸:“陛下勿怪,此乃草民之过。实是杨和同所做之事,让草民心中甚为愧疚,皇城之前,唯有跪地叩首,方能消解些许心中忐忑。”
“却是未曾想过,草民之行径实乃有损陛下之圣明,还请陛下降罪。”
话是这样说着,杨和信也已明白,自己这一次前来东陵的目的,已经达成了,看宁和帝这态度,显然也是准备和琅琊杨氏缓和关系,不会继续对杨家势力下手。
这样就好。
如此杨家就能拥有更多的时间来筹备。
三年……不,要不了三年,再有两年时间足矣。
两年之后,杨家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定然会让宁和帝明白,整个宁国究竟谁才是当家做主之人。
宁和帝则是笑呵呵的拍着杨和信的肩膀:“此乃杨先生之诚心,何罪之有?”这样说着,心中却是不免惋惜,四周人多眼杂,很多事情做起来终究是不太方便的。
抿了抿唇,宁和帝压下心中念头,拉着杨和信的手便往金辂走去:“杨先生跪在这里有一段时间了吧,瞧你行动也有些不便,不若随朕一起乘金辂而行。”
杨和信便连连推辞,然最终还是拗不过,还是被宁和帝拉到金辂之上,当车帘放下,这地方便成了一个稍显密闭的空间。
随着调转马头,车轮再一次转动,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