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唐:魏家逆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利国利民的神器!

第二百二十三章 利国利民的神器!

    第二百二十三章 利国利民的神器! (第3/3页)

 “你……你是说,这银行每年能给朝廷带来五十万贯的收入?”李世民喘着粗气,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这只是刚刚开始吧,毕竟如果银行的口碑建立起来之后,会吸引来更多的胡商,别的不说,只要胡商的人数达到去年的原始水准,那存款金额就直接能翻上一翻……”魏叔玉语气笃定道。

    “毕竟这还只是胡商,若是长安城里的本地商人也愿意加入进来,那朝廷收到的存款又会增长许多……那数字肯定会更加爆炸吧!”

    “爆炸!何止是爆炸啊!简直是原地起飞好不!”

    李世民没好气地瞪了魏叔玉一眼,呼吸越发急促起来。

    那可是五十万贯啊!

    要知道,在眼下这个时间,大唐施行的还是以租,庸,调为主体的赋税体系。

    租是指按田亩征收粮食,每亩田地纳粮约两升。

    庸是指成年男子每年需服劳役二十天,可折算为绢布,每日三尺。

    调则是指每户征收纺织品,比如像绢,绵或者布,若干。

    在这里面,租,庸主要针对的是农业人口,而长安作为都城,其税收则以商业活动为主。

    包括了市税,税率约为交易额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

    关税,对通关的货物征收税费,税率约为百分之十。

    对于这些胡商而言,还要额外收取一批外商税。

    所以总得算下来,长安两市的市税不过可怜的区区数万贯。

    再加上关税与胡商税,要是都加起来的话,也不过才近十万贯罢了。

    可光是银行这一项,就让长安的收入暴涨了五倍之多,这还是保守估计。

    想到这里,李世民激动地紧握着拳头,同时大脑在飞速运行着。

    “不止如此啊!试想一下,若是洛阳那边的商人听到长安这边银行的消息又会如何?若是将这银行开遍大唐的每一座城池,那朝廷的收入又会如何?”

    就拿去年来说,全国收上来的租粟大概有一千两百万石,换成铜币将近六十万贯。

    绢布两千万匹,换成铜币差不多是四百贯。

    也就是说,只靠着长安一地的银行存款,就可以抵得上朝廷十分之一的税收。

    若是真将银行业务铺开出去,那个数字……

    “嘶!”李世民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想到这里,他深深地看了对面的魏叔玉一眼,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在这之前,李世民对于银行之说,只是当成了魏叔玉与儿子青雀互相打擂台的游戏。

    可现在来看,这银行却是利国利民的神器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