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元直有策 (第3/3页)
道历城,关羽领军两千驻扎到了临淄南部的般阳。
临淄留了包括赵云在内的三千精锐作为机动部队。
一系列军事调动后,刘备仍然镇定自若的举办了策试。
第一场策试参与的人不算太多,大概有六百人应试,能进入面试阶段的也只有三十余人。
因为目前大多数学生还不适应这种无视经义只考实务的方式。
但即便如此,刘备还是从面试的人里发现了良才。
此人参考的题目是军事战策,策论相当专业,但其家人明细中却什么也没写。
“颍川徐庶……徐元直。”
刘备看着眼前还有些青涩的年轻人:“这不是你的本名吧……为何不写家人背景?”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刘备上辈子就知道徐庶不是其本名——这是徐庶杀人潜逃之后改的名字。
“……某本名徐福,曾为友复仇杀人……得友人相救后,自觉武艺不如策谋,听闻稷下学宫复建,便来了青州求学。”
徐庶倒是挺老实的:“听闻将军也曾为友复仇,想来不至于论我之罪……但我也不敢将家母之名附于我这个罪人之旁,请将军见谅。”
“你的策论我看了……但我想问个与策论无关之事。”
刘备点头,也不再追问别的,毕竟这是面试:“今我开策试取士,本意唯才是举,你今因策试而起,当知此事之利。但此事必会招致门阀反对,乃至青州三面皆有贼僭越叛乱……想必你也明白这是为什么。
“青州一州施行尚且如此,若是推行天下,恐天下皆反。元直,你可有方略将此唯才是举之策推行天下?”
这个问题连贾诩都没法回答……若是面对其它人,刘备当然不会问这么难的问题。
但谁让徐庶跑来考公务员呢。
徐庶考虑了很久,眉头皱成了‘川’字。
“将军,唯才是举侵占豪门荐官之利,此生死之决,徐某无能,无方略使得天下豪门不反。”
斟酌很长时间后,徐庶才开口回答:“但若只问如何推行天下,徐某倒是有策……将军,豪强门阀亦各有私心,或可将稷下学宫之名赠于各州强豪开办新官学,但每个州只能设一个官学……让强豪在各州争夺官学开办之权,或可以策试资格使其各自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