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劫万卷书 (第2/3页)
貂蝉的启蒙教育做得挺不错,刘协此时已经认得绝大多数常用字,已经可以自己读书了。
其实宫内藏书数量原本并不比蔡邕家里少,但宫内没有那么多的杂书——以前是有的,自从汉代天子选秀大行其道之后,宫内的藏书就以经典为主了。
东观藏书也大多只剩了各种经典的古今文释义,太学门前的熹平石碑则只有精校之后的七经。
其实蔡邕的藏书有大半都是因为修书而得到的,但并不是把书偷出来了,而是重新抄的——蔡邕是东观修书的主要负责人,修书时当然会让手下门人誊抄。
但确实有很多孤本,是被宫人偷偷卖出来的。
刘备的部曲还是有素质的,一个个都轻手轻脚,为了避免不慎毁坏,甚至一个人只捧一卷,出门放到车上再回来取。
赵云甚至还让弟兄们用茅草垫在马车上为竹简做缓冲。
几百辆大车被推了过来,在蔡家门口排成了长长一列,很有点后世货车在批发市场排队进货的样子……
蔡琰无奈的叹了口气:“刘将军此等行径,是做惯了贼吗?行此劫掠之事,岂非污了名声?”
“嗯?昭姬眼力不错……”
刘备点头大笑:“做贼就做贼吧……但借书这种事,怎么能算劫呢?此事当为万世流传之美名啊!”
蔡琰很是不满:“怎么?将军这种借法,难道还会还吗?”
“当然要还……借你万卷书抄录,明年还你十万卷!”
刘备很正经的说着:“若是昭姬不信,也可以随这些书同行,亲自守着它们……这么多书,正好需要个校书郎……”
刘备脸皮甚厚,蔡琰毫无办法,想骂却又顾忌刘协在此,几度欲言又止,最终只得恨恨的瞪着刘备。
看那样子似乎打算用眼神把刘备干掉。
正好此时刘协寻摸了一圈书卷,拿了卷短简旧书过来,举着问刘备:“少师,这是何书,为何字字能读,却又晦涩难懂?”
刘备伸手接过一看,是卷道藏,书名《秘戏·房中八术》……
用词考究,文藻朴实,只单看文笔就已经很有文学价值了。
如果结合内容……那就更有价值了!
不仅涉及医学养生,还涉及社会学和道家心学,甚至还详细描写了肢体动作……唯一的遗憾是竹简没法配插图。
这玩意当然不适合年仅八岁的刘协。
于是刘备往怀里一揣,打算亲自研究批判一番,也好为大汉的人口增长做贡献……
蔡琰转头看到了,她当然知道那是什么书,脸上有些尴尬,但那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传世典籍,倒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见刘协转悠了一圈拎了本房中术回来,刘备也看了看蔡琰,然后拍了拍刘协的肩:“此处藏书昭姬最熟悉,昭姬博闻强记,腹有诗书千卷……当拜昭姬为郎,以师称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