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抓住对面打野! (第2/3页)
的领导,但刘备无法干涉他们的具体行动和抉择。
也就是说,刘备可以调度徐荣,但不能让徐荣交出部曲统一管理,徐荣只是愿意站在刘备这一边谋求共同利益的合伙人。
这种汉臣就不存在什么背叛离职了,因为根本不是部下,只是合作性质,分分合合都是正常的。
这就是很容易混淆的情况——看起来属于同一个势力的人,不一定是主君的部下,很多都是不会将势力老大称为‘主君’的投资合伙人。
这种情况是大汉的常态。
之所以开府将军的身份这么值钱,就是因为开府将军能辟用很多幕府僚属,而将军掾属是大汉朝廷认可的选拔正式官员的方式——不需要走举孝廉的流程,可以直接参与选官考核。
这就很容易吸引投资人。
董卓这边也是这样。
牛辅是董卓的女婿,这当然是家臣。
牛辅领着的董卓中军全是董家私兵,牛辅在董卓这边的身份相当于关羽。
郭汜、张济等人是董卓将军府的门下僚臣,这些人领的是他们自己的部曲,会受牛辅的监督。
这些人的兵马,才能算是董卓的兵马。
而吕布投奔董卓,其实与徐荣类似,吕布其实也是董卓的投资合伙人。
吕布杀丁原,这是以僚属身份弑主背叛,把属于丁原的兵马抢走作为自己的资本。
但投奔袁绍时,吕布其实投资的是刘辩,当时刘辩才是吕布名义上的主君,袁绍其实是拉投资的首席运营官。
此后刘辩还京,袁绍离开雒阳,吕布和张杨没有再跟着袁绍,这是正当的,因为那时刘辩还活着。
得知刘辩死后,吕布没有了老板,投奔董卓也是正当的——吕布也是以兵马为资本,投资了董卓以便庇护自己,他不是董卓的家臣或幕臣。
为了和董卓相互之间取得信任,他们以边地武人的血誓风俗结了父子誓,相约永不背叛。
这其实不是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干儿子,而是吕布发誓以遵从父亲命令的方式服从董卓,以父视之的意思,是为了证明诚意。
相互之间为了表现亲密,也会以父子相称,但本质上仍然是各自独立的合作关系。
虽然他本人发誓遵从董卓的意愿,但他的部曲并不是董卓的兵马,仍然是大汉的并州军。
但由于吕布是主动投奔,这与被动接受兼并不一样。
吕布的公司无法占领市场,于是主动投资了董氏集团,愿意接受董氏集团控股,只要分红权不要投票权,但吕布的公司仍是独立运作的。
如果不这么做,等公司现金流断绝运营不下去,被迫接受兼并或宣布破产,吕氏公司可就不存在了……
吕布不是董卓的直接员工,他是董氏集团控股的子公司经理,当然,董卓与他勉强也能算上下级。
至于黑山张燕、白波杨奉,这就不是投资关系了,这是盟军,与刘备是对等的盟友关系。
——也就是外部联盟企业。
袁绍那边也是这样,袁绍的家臣是他那些死士。
僚属是逢纪许攸等人。
淳于琼和吴匡都是投资人,淳于琼也只是和袁绍私交好,不是袁绍的属下——他们可以拒绝袁绍的命令。
至于十二路关东军,那都是外部联盟企业。
……
这种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