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布愿拜为义父 (第1/3页)
被袁绍摆了一道,当然要追上去把人弄死,董卓可没有背黑锅的雅量。
遇到了不好解决的问题,那就应该解决制造问题的人,就算解决不了,至少也要表明态度——表明‘老子知道是你害我,老子要弄死你’的态度。
摆明车马为敌,反而不用让自己内耗,毕竟最终都是论生死,谁死谁有罪。
对董卓而言,追击袁绍的姿态是必须有的。
董卓不是傻子,他现在已经理解了贾诩昨天让他追击袁绍的意思。
防贼不如捉贼,与其等着别人找麻烦,不如先把谋划者弄死,即便弄不死,至少要让谋划者无法轻易害自己。
——能弄死袁绍当然最好,就算弄不死,也得全军出雒阳,把这黑锅留给别人。
因为,谁名义上控制着雒阳,谁就是最大嫌疑人。
刘辩既然刚回雒阳就死了,那这事就难以辩白,即便百官知道了真相,也会有人借机兴风作浪。
既然知道是栽黑锅,那就应该让自己从一开始就不在场。
只是当时刘辩还没死,刘备和贾诩虽然猜到了袁绍的意图,但也不知道袁绍会如何下手——不知道怎么防范,也不确定能否补救,那就应该尽量避开。
就像开车上路,看到前面有个老头在马路中间蠕动,看着像是碰瓷的——无论那老头是不是碰瓷的,都应该立刻换个远离老头的车道快速避开,越是缓慢越容易中招。
领军在外才可进可退,跳出朝堂中心才有更多选择权,就像刘备那样。
不过董卓昨晚一心想着留在雒阳控制朝堂,没能立刻反应过来。
现在反应过来了,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但也不算特别晚,还有挽回的机会。
董旻回报得早,目前知道刘辩已死的人,只有董旻和守卫百郡邸的禁卫——都是董卓的人。
除此之外,便只有唐姬和刘辩的仆从。
把这些人全部带走,雒阳暂时就没人知道刘辩死了,董卓就能赶在刘辩的死被其他人发现前离开雒阳。
而只要董卓出了雒阳,弃了雒阳的防务,就一定会有人试图控制中枢——谁有野心控制雒阳,谁就背这个锅。
“唐姬,随董某来……放心,董某不会伤害你,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