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投石问路 (第2/3页)
……
由于刘宏一直无子,大何寻了借口,在掌管宫禁的张让安排下去了史子眇那里求子,又在道门遇到了袁基,故人相逢干柴烈火两情相悦,便有了奸情。
史子眇本就是太平道的人,又常得何家供奉,自然是要成全何氏的。
孩子生下来之后,何氏成了贵人,以害怕宫内倾轧养不活皇子为由,恳求刘宏把孩子送到了史子眇那里。
而袁基也常去史子眇处,而且,刘辩十二岁时,已经官拜太仆的袁基还是第一个率百官提议立刘辩为太子的……
再加上,就在提议立太子的同一时间段,史子眇被杀了。
实际上史子眇是受太平道牵连而被杀的,下令杀他的人是刘宏,下手的人是何进,就是何进清洗雒阳太平道的时候杀的——但这必然会让人联想到灭口。
也像是刘宏知道了奸情之后怒而杀人,因为在这之后皇后就不受宠爱了,刘辩也再也没进宫。
在史子眇死后,何皇后依然庇护了史子眇的门徒和丹房,刘辩依然住在百郡邸,这都是事实。
此外,所有人都知道,刘辩与刘宏长得不像,性格也不像,哪哪都不像……
而刘协无论是相貌还是脾性都非常像刘宏,刘宏也是自小聪慧,八岁就能通读《诗》《礼》。
——整个传闻就是这样的。
袁绍当然明白这玩意是编的,可是这段子里除了袁基和皇后的奸情之外,其它所有的事都是真的,全都是对得上号的……
关键是,刘辩是皇子,不是什么普通人家分家产。
只要还有另外的皇子活着,刘辩的身世上但凡存在一丁点疑问,那就不可能得到百官和士人承认了,而且现在所有的证明人都没了……
刘宏、何皇后、何进、史子眇……全都没了。
张让和张奉还活着,但张让父子能证明的是何皇后确实经常去史子眇那里,连宫禁的门都是张让开的。
刘辩身份存疑了,手里最大的筹码突然间没用了!
这还怎么搞呢?
刘辩不可能登基的……
而袁绍已经没退路了!
袁绍一路思索着,带大部队来到谷门。
袁绍没和吕布走到一起,而且打出的旗号不是袁字将旗,而是“诛阉”大旗。
谷门与夏门都是雒阳北门,但城门之间相距有三里多,雒阳北城墙是最短的一面墙,但依然长达六里有余。
(净长2800米,加上兵站与城门卫墙,长度超过3000米。)
谷门守将牛辅以沙石封闭城门,组织部队防御。
但袁绍不仅带了上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