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91章 绝望的卫立煌

第91章 绝望的卫立煌

    第91章 绝望的卫立煌 (第1/3页)

    5月

    即将进入立夏,华北大地的风已经有了些热气,黄河渡口的民夫早已光着膀子开始运输物资。

    从狂口渡、孟津渡到茅津渡大小近10个渡口集中了超过500艘渡船,无数物资刚刚开始起运。

    可若是认真观察,你就会发现,船多、人少!

    数千被强征而来的民夫瘦弱不堪,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只是在烈日下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向着渡船搬运物资。

    黄河北岸的情况更差,中条山,中条山,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横跨山西南部的山脉。

    既然是山脉,便有着它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人少。

    而洛阳附近也没有足够的民夫,按道理来说,渭河平原在长安逐渐失去他的历史地位后,人口逐渐稠密。

    但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无非是长安周边的树木都被砍伐完毕,水土大量流失导致的国都东迁。

    西汉定都长安,占据关中平原蓬勃发展,到了东汉,因为贾诩的【天下乱武】,国都东迁至洛阳。

    此后数百年,关中大地因为战乱,土地得到休养生息。

    从公元192年到公元618年李渊定都长安,历经400多年才逐渐恢复。

    再之后,便是开封、应天、建康.

    直到如今,是不是应该水土恢复,人口暴增?

    可为什么卫立煌再三敦促也只抓到数千民夫呢?

    【民国十八年年馑】

    民国18年到民国20年,北方大范围旱灾,没有人救灾,反而部分军阀催逼粮税、截留救济粮。

    到如今,偌大的洛阳仅有20余万人口,曾经繁华的两渭平原,早已凋敝。

    更别说关中平原,一场【同治回乱】几乎杀得汉人死绝。

    这数千民夫已经是尽力,过了渡河,便只能依靠各军团自行搬运。

    可这两年半来,守军与当地百姓势同水火,不少村落百姓被逼的充当汉奸。

    最前线的43军军长已经连续给洛阳发电报:【部队仅有三日之粮,弹药不足一个基数,手榴弹等重武器极度匮乏,药品短缺,望司令协调一二】

    驻守西侧夏县的第3军军长唐淮源已经写好了遗书,日寇势大,而守军军心不足。

    在卫司令回到洛阳准备开战之后,有4个团长请求后撤,全军15000人出现了30余次,近500人的逃兵。

    当卫立煌的渡船过了黄河,天空早已密布日寇的侦察机。

    从夏县准备进攻的第37师团师团长安达二十三有第3军所有的防御布置图,甚至连指挥部在哪都一清二楚。

    第5集团军曾万钟在古渡口(现小浪底水电站)等待,几个大型渡口现在已经遭遇日寇袭扰,这里较为隐蔽,不易被发现战争已经迫在眉睫。

    有意思的是,这里的渡口属于杜八联抗日民兵组织,他们见到卫立煌时比其他人态度好多了。

    “情况怎么样?”

    卫立煌上马后没有去问其他情况,而是直接问情况。

    曾万钟摇头:“日寇的进攻就在近日,我部中条山西侧一线展开,虽占有地利,但没有纵深,万一这垣曲或者其他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