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水中危机》 (第1/3页)
鹤云飞见状,立刻走上前,语气温和地安慰道:“青缘,你别这么想,这不怪你。探索远古水域、研究史前生物本身就是我们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就算这次不来,以后也早晚要下水考察,遇到危险是难免的。而且大家都没事,这就是最好的结果,我们不能因为一次意外就退缩。”
郝小雨此时走上前,她虽然有些后怕,但好奇心依旧浓厚,看着屏幕上残留的蛇颈龙画面,忍不住追问道:“青缘姐,按照刚才说的生物进化,难道我们现在这些陆地生物,也都是从远古时期的这类鱼类演变来的吗?这也太神奇了吧!”
杰美青缘听到问题,渐渐平复了愧疚的心情,耐心解释道:“这是达尔文进化论中提出的重要观点,而且他通过多年的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的化石标本和生物资料,用实证印证了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会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成长、演变,逐渐形成新的物种。当然,这只是关于生物存在状况的一种说法。”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按他的逻辑,在地球数十亿年的历史中,有颌脊椎动物的出现和崛起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里程碑。它们从最初的海洋鱼类开始,逐渐适应不同的环境,种类变得越来越丰富,形态也愈发多样化,从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慢慢进化出能在水陆两栖生活的两栖类,再到完全适应陆地环境的爬行类,之后又出现了能在天空飞翔的鸟类和胎生哺乳的哺乳类。这些生物在各自的生存领域中繁衍生息,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共同构成了如今这个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物圈。”
马文庸一直沉默地看着屏幕,此时突然指着监视器上仍在传输的水下画面,提出了一个疑问:“对了,我之前查阅资料时看到过,蛇颈龙这类远古恐龙,是不是会根据它们颈部的长短,分为长颈型蛇颈龙和短颈型蛇颈龙两类?而且我还听说,它们最初并不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而是在陆地上生活的爬行动物,后来因为环境变化,为了适应水中的生活,它们的四肢才逐渐退化成了适合在水中划水的肉质鳍脚。是这样吗?”
“马老师,您说得太对了!”青缘闻言,眼中满是敬佩,由衷地赞叹道,“您不仅对现代科技了如指掌,对远古生物的知识也这么渊博,好多细节我都是在专业资料里才看到过,您却记得这么清楚,太厉害了!”
考察队众人围在监视器前,目光紧紧锁定着屏幕里的远古生物。
蛇颈龙的模样在高清镜头下愈发清晰:头部虽不及身躯的十分之一,显得有些小巧,可一旦张开嘴,便能看见口腔内密密麻麻排布的细长锥形牙齿,每一颗都泛着冷冽的寒光,仿佛能轻易撕碎猎物的皮肉;它的尾巴短而粗壮,与宽扁如舟的身躯搭配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