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郑浑的担当 (第2/3页)
凡参与民屯的农夫,免杂捐、免赋税,免兵丁、免徭役。只需按期开垦,时常管理,老老实实种田就行。”
“其所得的粮食,自己家有牛的,官府取一成,农夫留九成;自己家无牛的,官府取两成,农夫留八成。”
“司空大人,你可明白了?”
“民屯,民屯……”
曹操神情严肃,一直在不停的琢磨着这两个字。
琢磨着琢磨着,他忽然抬起头,盯着郑浑问道:“曹德的意思,要收多少田?要收多少流民?”
郑浑笑道:“淮南、淮北,兖州、宛城,洛阳、长安,许都、京畿,有多少荒田,全收回来;有多少流民,全招回来。不仅如此,普天之下无家可归的,日子难过的,哪怕是乞丐贱民,只要愿意,都可以跟他块地,让他耕种。”
“哈哈,好你个曹老二!”
曹操所赞叹的,不仅是曹德的眼界、视野,还有他的手段、计谋。
当今天下,佃户农夫的租税,大概是十分之五。换句话说,如果只交粮食,就是对半分。田里能见四石,上交两石,能见五石,上交两石五。
可曹德的税点,极低。十成收获,只取一成,别说流民乞丐了,就连原本地主家的佃户,怕是都要禁不住这诱惑。
这不仅开垦了荒地,收容了流民,还倒逼着世家豪门,将租税强行拉低,给生民一条活路。
而且,对于其他诸侯治下的百姓,也是一个极其有吸引力的条件。
时间一长,怕是全天下的人,都渐渐往中原地带聚拢了。
“就这么办吧。郑浑,你回去告诉曹老二一声,让他抓紧时间。春耕怕是赶不上了,不过,能在夏收之前准备完毕,就算他大功一件。”
郑浑欣然领命,回到将军府,便把曹操的答复告诉了曹德。
曹德点了点头,写了一封信,命人八百里加急,即刻送往淮南,让荀攸处理江淮一带的民屯事项。
派曹昂、曹丕,即刻赶往兖州,辅佐夏侯惇督促民屯事项。
派曹纯、张绣,即刻赶往宛城,辅佐曹仁督促民屯事项。
长安、洛阳一带,由荀彧、程昱二人前去处理。
至于许都,曹德力排众议,将他交给了刚刚升任左长史,仍是学徒的郑浑。
一令既出,满座皆惊!
众人不是不能理解曹德的用贤之心,只是对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