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城外已是万众,逆转心意肢体 (第1/3页)
    杜樊川那名弟子,名叫曹梦征。
    此人少年的时候,并不以修行闻名,而是工于诗才,以诗风酷似贾岛而出名。
    后来,他因为入钦天监,学习占卜之术,要用一些短句,表达占卜结果,全靠脑中一闪而逝的灵感,不能细细推敲。
    流传出来的句子,常常难以顾全平仄押韵,词不成章,句不成诗,令长安文坛颇觉可惜。
    不过,他继承了杜樊川的兵魂之后,就没有人在意他在文坛的那些名声了。
    能够预知天灾,让他用自己十辈子诗才来换,他也甘愿。
    “无奈,他毕竟只是继承兵魂的人,自身在占卜一道的天赋,难以与杜老相提并论。”
    聂红线说道,“他只能提前两三个月预知天灾,而且,假如同一时间段,有多地发生天灾的话,他也只能预言其中之一。”
    聂红线语气中,颇有些遗憾之意。
    楚天舒则道:“那也很了不起了。”
    提前几个月,精准预知天灾这种事,在老家那边,都还无法办到。
    人的科技,还难以彻底摸清复杂的地球。
    至于那些古老的占卜之术,哪怕是在占卜方面,最为出名的白马大师,他更多也只善于推算人祸鬼事,主要仅仅负责占卜一城之内的事情。
    天灾这种大事件,白马要是敢去尝试占卜的话,只怕当场就要反噬昏迷。
    楚天舒看了看窗外的景色。
    兵魂神通……兵魂在这个世界,还真是得天独厚啊。
    这种多次预言天灾、反噬也不大的神秘能力,应该也跟血色星空的庇佑有关。
    车马走了一天,到深夜的时候歇了歇。
    歇脚处在一片缓坡,不远处就是一些荒林坟冢,眺望山下,能看到村庄小镇。
    楚天舒带着神鼓下了车,倚坐在荒林边,轻轻敲鼓,仰望星斗。
    他虽然不知山王一脉独特的敲鼓手法,但是自己敲的熟练了之后,也逐渐能控制鼓声。
    神鼓的声音传的不远,仅在这片缓坡上萦绕,元气聚散的效果,主要集中在他自己身上。
    不过,荒林野草之间,倒是有不少萤火虫被惊得飞起。
    聂红线还在车中埋首翻看卷宗,用朱笔勾画。
    苏弦和李沉香无所事事,都不自觉的被楚天舒的鼓声吸引。
    水中的蛙声,山间的风声,似与鼓声交融成一片。
    那细小脆弱的千百只萤火虫,好像也能够承载着沉重的鼓点,自在飞翔。
    苏、李二人看着这样的场景,只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奇妙。
    他们仿佛感受到,楚天舒的气息,在这星光下,夜风中,正有着微妙的蜕变。
    二人说不出究竟是什么开始变了,却能感觉出这种变化,细水长流,润物无声。
    哪怕是后来鼓声停了,楚天舒静静站在荒林之间,身上的那种变化,也依然在持续。
    翌日清晨,他们又开始赶路。
    回到车内,静静打坐的楚天舒,那种变化,仍在延续。
    或许正是这个缘故,接下来的路程中,楚天舒话少了很多,不怎么跟他们闲聊。
    车马走了一整天,又到了入夜时,他们终于靠近了长安。
    长安自有法度,夜色已深,城门紧闭,不得进出,必须等到清晨。
    很多赶得不巧的人,都会在城外露宿一夜。
    这些人,有来自各地的游侠,有天南海北的商队,乃至还有从诸国赶来,想参加万国演武的队伍。
    因为人数众多,来历各异,他们也不可能都聚在一起,大多在城外分散开来。
    以至于这城外,大片原野上,山道上,竟有绵延十余里的点点灯光,诸多的马队、驼队。
    有胡商干脆就已经生起篝火,在这里请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