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不争气的小崽种 (第2/3页)
这位杨大将信重有加,专门下旨,为其打造巨人宅邸。
千亩庭院之间,无论房屋凉亭,还是杯盏碗碟,乃至塘中花卉,都是特地寻的胡人奇花,以大著称,与巨人相衬。
此人既然来了,性命终于无忧了!
文士一路忐忑的心情,终于涌出喜悦。
“文先生。”
杨贞义对这文士,倒也有三分看重,不过目前,还是更加关心十九王子。
“我远远听到十九王子呼吸呆愣,肺音浊重,似乎胸肺之间受了些伤,便来看看。”
“今日这是去了哪里,怎么弄得如泥猴一般?”
他说到这里,已经走到三匹马前。
三人就算骑在马上,也还不如他高。
那双眼睛,是真正意义上的,比铜铃还大。
靠得近了,杨贞义眼皮一眨,越发看出十九王子不对劲的地方。
他不动声色,将目光落到楚天舒身上。
原本只靠听力,他还没听出楚天舒有什么异常,仿佛只是个寻常精兵。
此时再看,杨贞义已面带笑容。
“这位是谁,也是十九王子新招的门客吗?”
“我叫楚天舒,一个无名之人罢了。”
楚天舒看向旁边的酒楼,“我以前有个朋友,听说在这里开了家酒楼,不知如今这座酒楼主人是谁,又因何被查封?”
杨贞义眼神微凛,态度更加郑重的端详着楚天舒。
“原来阁下是为成老将军而来,成老将军劳苦功高,只不过年老昏聩,被一些有心之人挑拨,屡屡抗命,亵渎王命。”
“国主也是迫不得已,只好将老将军请到狱中,不过郑成两家,早有渊源,老将军论辈分,还是国主的叔父。”
“成家虽有狱中,绝无半点苛待之处,只不过如同面壁思过而已。”
杨贞义不知是否产生了什么误会,态度很软,叹道,“阁下也该体谅我王的苦衷。”
“大将蛮横,倘若不加以处置,我王威严何在,又如何统领全境,抚育万民呢?”
杨贞义说出这段话的时候,附近大半条街上的人,都停了原本的话头。
还在街上的,纷纷避入酒楼,原本就在酒楼里的,恨不得就当自己不存在。
内城所居,已经全是百官亲族及仆役。
杨贞义在这里说话做事,自然可以更无顾忌。
但那些家奴,听到杨贞义如此软语解释,还涉及到国主颜面,就不得不心头乱跳,彷徨不安了。
楚天舒道:“成将军,叫什么名字?”
“成辛,字久宁。”
杨贞义蹙眉,“这酒楼,正是从老将军的祖父母那一代传下来的。”
“阁下若非与成家人有旧,因何意指这座酒楼?”
楚天舒一笑:“听你这么说,我倒确定了,我确实跟他家有旧。”
杨贞义眼神阴晴不定:“阁下究竟是否从长安而来?”
“哈哈哈!”
楚天舒笑道,“你们这里的人真有意思,当年有人认为我是内卫,现在又有人觉得,我是从长安而来……”
他说到一半,看出杨贞义的脸色变化,不禁哑然。
“原来你也以为我是内卫?”
杨贞义脸色阴了阴,从怀中取出一把铁梳,梳着胡须,说道:“朝中一字王,武人尊赤帝。”
“赤帝麾下,又何止内卫。”
“但听阁下口吻,好似确非赤帝门人!”
他说到这里时,已在忍怒。
那成老贼,与大唐的海东来,有过数面之缘,坊间传闻,成老贼的字,还是海东来起的。
因此,国主盛怒之时,虽然把成老贼拿下,之后却几番犹豫,不敢真下令满门抄斩。
就是为了留这么一点余地。
杨贞义也早就悬心此事,今天一看情况微妙,就不自觉往自己的心事上去想,这才错认了楚天舒的来历。
“既非上邦使者前来问罪,阁下又怎敢……挟持十九王子?”
巨人这句话,说的万分平静,到了末尾几个字,语速却是骤然一快。
那把铁梳一翻而出,乌影陡逝,利齿尖锋,已经到了楚天舒脖子侧面。
这把铁梳,长达一尺,厚约一寸。
对巨人来说,这是梳子,但对正常人来说,这简直是一把断虎宰牛的剁骨重刀。
杨贞义因为是巨人力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