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请叫我校长! (第1/3页)
老太爷,有宋公明之风!
这场雨下得很及时。
特赏双眼花翎,意味什么?
不是意味赵大人头上的野鸡毛从一根变成两根,都是大人装什么鸡毛嘛,而是意味赵大人完全获得朝廷和皇上高度的肯定!
两江总督他也没两根鸡毛啊!
对此,赵安很感激,还真就父子同心,要不然老太爷怎么知道野儿子这会需要来自父爱的最大支持。
千言万语不如一根鸡毛。
“陈老之忧,亦是诸位之忧,也在情理之中!然,圣旨在此,皇恩浩荡!”
装上鸡毛的赵安高高举起圣旨,让那明黄之色照耀整个二堂,“皇上赏我这双眼花翎,赏的不是我赵有禄个人,赏的是我在安徽办的差事,赏的是我鼓励工商、造福地方的方略,赏的是我对诸位的推心置腹,赏的是我这颗赤子之心!”
说话间,赵安环视四周,目光灼灼,“今日本官所言兴工商非是一时兴起,更非权宜之计,而是上承皇恩,下应民心,中兴本省必由之路!
即便日后朝廷委派巡抚,我赵有禄亦会以这项上人头和这双眼花翎担保必将今日所言执行到底!
今日之事,我也会详细禀明皇上,陈清此事关乎安徽民生经济之利害.我相信,只要我等做出实绩,让安徽百姓得实惠,让朝廷府库得充盈,此等利国利民良策,绝无中途废止之理!”
“大人之言,铿锵有力,如拨云见日!”
陈老爷子脸上的皱纹如同菊花舒展,胡须微颤,深深一揖到底:“小老儿先前愚钝方有此一问,然这会心中大石彻底落地,我陈家布行愿唯大人马首是瞻,参评驰名商标,入驻工商产业园,倾尽家财亦要追随大人将这兴商事业做成!”
“吾等亦愿追随大人!”
“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有了德高望重的陈老爷子带头,又有圣旨花翎的绝对权威背书,堂下商人最后一丝疑虑彻底烟消云散,纷纷起身表态,声浪可谓一浪高过一浪。
赵安看在眼里甚是满意,这些人虽然只是安庆一地的富商工坊主,但他们的经济实力却占了安徽半壁江山。
因为,安徽的精华在皖南,即皖南重商,皖北重农。
无法大力发展农业,只能大力发展商业,以商带农,形成产群效应,方能于短期内快速提升百姓生活水平,打造出紧紧围绕在他赵大人四周的安徽商业集团。再与江浙“财阀”一合流,不敢说马踏紫禁城,搞个东南互保绰绰有余。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今日这藩司二堂,便是日后各省通电独立的夯土。
“驰名商标评选与工商产业园筹备事宜即日启动,由藩司衙门宋经历总揽,诸位可推举代表共同商议细则!此外.”
赵安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升,“本官深知以往商事之困,不仅困在思路,更困在环境。诸多利好之策往往到了府县一级,便卡在了胥吏衙役之手,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吃拿卡要,推诿塞责,甚至欺行霸市,巧立名目盘剥商民者,绝非个案!
此等蠹虫,乃本省工商发展之大敌,亦是本官之大敌,不除不足以平民愤,不除不足以畅流通,不除不足以兴工商!”
三个“不除”,令得在场商人感同身受纷纷点头,做买卖的哪怕是豪商也怕那胥吏,因为这帮人成事不足,坏事却绰绰有余。
新任藩台大人有此清醒认识,无疑是商人之福,百姓之福。
赵安将众人反应一一收在眼底,之后斩钉截铁宣布:“故,本官决定于布政使司衙门之下,特设安徽全省商务督办署,此署独立于原有六房体系,由本官直接统领!”
“商务督办署”五个字一出,满堂皆惊,因为这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机构。
其实按赵安的想法这机构就是由一省之长亲自领导的某某小组,不光光是抓权,更是为了集中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