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中堂,将星来了! (第2/3页)
福长安这个名义上的兵部尚书根本不通兵事,只知兄长的事必须无条件配合,因此要求管着的兵部和户部全力保障,谁要办砸了就拿谁是问。
这就让按新方案制定后勤和供给路线的各方都乱了手脚,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若仍按旧行军路线办理,那不少已经运到半路的粮草物资就得折回,一来一回不仅耽搁事,还要多增消耗。
国库眼下吃紧,哪里容得这般浪费,再说时间上也来不及。
兵部汉尚书刘峨深感此事棘手,但他又做不了主,便让明安前来承德请示和珅。
毕竟,和珅是事实上的帝国首相,也是事实上的帝国“二皇帝”。
和珅思索片刻,问明安:“刘部堂什么意思?”
明安道:“刘部堂说大将军勇猛是好,但从青海口外行军的话,沿途可能会遇大雪,届时青草皆无,人马无食,粮道亦无法保证,恐会因断粮事败。”
说完,明安迟疑了下,似还有话要说。
和珅右手轻抬:“说。”
明安这才小心翼翼道:“中堂,兵部先前派去军中的人说.说大将军当着他面言中堂不过是皇上抬举的账房先生。”
“噢?”
和珅面色一变,继而微哼一声,冷笑道:“他富察氏都是高贵人不成,没有皇上,他们又是什么?崇文门收钱的小吏都比他们强。”
对福康安不禁又生厌恶,去年为让弟弟和琳能出外掌握军权,加之与福长安的关系,和珅这才试图缓和同福康安的关系,以期两家能为长期盟友。
在此之前,和珅与福康安是很不对付的,两人曾多次“交火”,不是他和珅不能容人,而是福康安仗着身世对和珅百般看不起。
和珅早年在咸安学宫的老师袁枚便对和珅说过福康安压根没有本事,实为“膏梁纨挎、一无所用之童呆”,这些年来所谓的赫赫战功要么是部将替他打下,要么就是抢的。
如平台之功便是夺自部将海兰察和台湾总兵柴大纪。
战后叙功,海兰察本应列首功,最终被福康安以“总统全局”为由占去头等功,老太爷知不知道?
当然知道!
故朱批提醒福康安:“海兰察奋勇可嘉,勿令向隅。”
就是别老抢人家的功。
因首功被抢,海兰察更是酒后怒斥:“福大帅历来奏功之折,半出幕僚虚构。”
什么意思呢,就是福康安打从军以来所有战功,不敢说全部吧,至少一半都是手下那帮文人帮他虚构的。
这也导致海兰察愈发同福康安离心离德,福康安可能知道理亏,自个能力有限,因此对海兰察也一直忍着。
毕竟还指着海兰察给他卖命。
那台湾总兵柴大纪却是可怜,直接被福康安诬陷斩首弃市。
这次福康安以大将军身份出征高原,真要叫他再立大功回朝,“二皇帝”和珅的地位肯定会被动摇。
然而老太爷的年纪越来越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