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这么能打的? (第2/3页)
凭根本不可能直接出任正六品的抚衙经历官,只能先在粮道衙门的办公室攒资质,回头再给安排捐监补上文凭不足这个短板,如此,再予以提拔就符合大清用人程序了。
办公室主任被开了,这个职务又关系整个系统的运转,总不能空着吧。
思来想去,赵安一道公文派给江宁粮道衙门,直接提拔管粮通判郑符阳担任巡抚衙门办公室主任。
管粮通判和经历官都是正六品,但抚衙经历官干上一两年外放的话是能出任五品同知的,如果跟巡抚大人关系铁,跟吏部打个招呼破格提拔为知府也不是不行,这就远比郑符阳现在担任的管粮通判有前途。
四品以上官员任免归吏部直接负责,就是地方上的四品以上官员空缺什么的,地方督抚有保荐权但无任免权,吏部可以给你地方面子也可以不给,由谁来任职最终是由吏部说了算。
但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免调用地方督抚说话份量就极重了,督抚开了口吏部就要给面子,要不然就会坏了双方长期以来形成的“规矩”。
赵安现在兼着江安粮道,朝廷一天没有叫他卸任,粮道那边就仍是他说了算,把郑符阳调到安庆抚衙当办公室主任,让自己岳父丁太在江宁以主任身份主持粮道运转问题不大。
毕竟粮道衙门那帮官吏被收拾的差不多,悔过书都写了一大堆,谁敢不把抚台大人一口一个尊称的“丁先生”放在眼里。
不过说来说去还是赵安身边可用之人太少,缺乏大量务实的专业官吏,搞的他都想等年后在安庆办个专门的行政学校培训业务人材,再办个讲武堂培养军事人材了。
这也不怪他,毕竟窜红速度太快,没有根基也是正常。
目前接触的安徽官员中只有三官一吏让赵安觉得还不错,“三官”指的是泗州知州戴志远、滁州知州严昆,怀远知县崔映淮;“一吏”指的是定远县的那个驿丞范涛。
在给老太爷的请功折中,泗州知州戴志远和滁州知州严昆被定的是二等功,知县崔映淮同驿丞范涛定的是三等。
理由是救灾积极,督运粮草有功。
老太爷若准了这道请功折,赵安可以适当给这几个人调整一下岗位,倒不是为了肃清朱珪派系官员,就是单纯看中他们的务实能力。
罗家集现在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留下来的官吏自是喜笑颜开,勒令离职的虽不致于哭天喊地,但心中肯定要问候赵安他家女性的。
好在,赵安不在乎,因为他们骂的是赵有禄,关他赵安什么事。
为防止这帮滚蛋的临走时为了发泄私愤毁坏“公家”财物,赵安让叶志贵他们安排人跟着这帮家伙,每人都给配两名“保安”,只允许将自己的东西拿走,其余一律不得碰。
这就搞得巡抚行辕跟个办公室离职差不多。
被赵安“暂扣”下来的侍郎朱大人已经见了几拨前来告辞的幕僚、门生。
看着这些随自己前来安徽任职的熟悉之人一一黯然离去,朱珪心中肯定是不好受的,奈何他自己也要离开,只能宽慰众人几句。
汪兆兴同朱珪之子朱锡经则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