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733章 《摧毁陈延森的计划》?年产能1200万双!先抽1万头猪!

第733章 《摧毁陈延森的计划》?年产能1200万双!先抽1万头猪!

    第733章 《摧毁陈延森的计划》?年产能1200万双!先抽1万头猪! (第2/3页)

  经过一番洽谈,双方达成共识:华方承诺为阿比西尼亚提供10亿美币无息贷款、1亿支疫苗,以及涵盖1500名医疗队员和公共卫生专家的10个医疗卫生项目。

    相应地,莱格吉也在土地政策、税收优惠和矿产资源开发上做出了让步。

    在国内网友看来,阿比西尼亚这个连具体位置都不清楚的“穷鬼”,又来“打秋风”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莱格吉已拍着胸脯保证,会为华国企业提供最优的营商环境和治安保障。

    李青松虽未完全轻信,却也觉得,比起前任,莱格吉更倾向于走开放发展的路线,而非只想做个守着地盘的东非土财主或者武装头目。

    随后,在商务协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莱格吉先后参观了小米、360、首钢和华石油等企业。

    他的合作思路很明确:欢迎华企赴阿比西尼亚投资,虽然当地资金有限,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通过合资成立公司的方式共享收益。

    如果华企愿意参与阿比西尼亚的道路建设工作,还能从油价包含的养路费中获得分成。

    总而言之,只要你们愿意来,老子就把你们当大爷供起来。

    这一幕,看得几名首钢的高层一阵恍惚。

    三十年前,国内为了招商引资,各地中枢司对待外商的态度,便大抵如此。

    与此同时。

    橙子制衣厂的隔壁聚集了上百名国内新闻记者,他们之所以赶过来,是因为收到消息:陈延森要到即墨参加橙子鞋业有限公司的开业仪式!

    琴岛电视台的几名采访人员靠在墙边,不时地向路口张望。

    “周哥,这消息该不会是假的吧?”

    一旁的同事凑过来小声嘀咕。

    “陈延森肯定会来!”

    周君豪语气笃定地回应。

    “为啥啊?”同事满脸不解:“这都快九点半了,连他的影子都没见着。”

    “原因很简单!我认识林国纶的助理,上半年琴岛服装博览会上见过一面,他现在每隔两分钟就跑出来一趟,不回办公室,却待在保安室,你说他这是为了什么?”

    周君豪笑着反问道。

    他干了十几年记者,要是连这点眼力见都没有,还做什么记者。

    同事琢磨了一下,立马反应过来,赶忙竖起大拇指:“周哥,你这也太牛了!”

    周君豪却摇了摇头,不由地感慨道:“要说牛,还是陈延森牛,以他的身家,根本犯不着碰制衣、制鞋这种又辛苦又不赚钱的行当,可他还是投钱建了厂,单在琴岛就养活了八千多人。”

    凭着多年的职业敏感和直觉,他很清楚,陈延森完全没必要做服装厂、制鞋厂的生意。

    这点业务量,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

    可人家偏就这么干了,还给底层流水线工人开七八千的月薪,五险一金、医疗保险也从不落下。

    本地的制衣厂、制鞋厂老板敢怒不敢言,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过。

    在中枢司的大佬眼里,森联资本显然更具价值。

    “周哥,我大姨就在即墨,她们村好几个手脚麻利的大姐都被招进了这家厂,在质检、装盒、装箱岗上班。

    你知道不?橙子鞋业的流水线上居然还配了凳子!”

    同事补充道。

    凳子?

    周君豪愣了一下,沉吟两秒就懂了同事的潜台词。

    这不是一把凳子的事,而是橙子鞋业懂“把人当人”的小细节。

    要知道,有些小工厂别说配凳子,员工上厕所都得卡五分钟时限,多超一分钟,拉长就记名字扣工资。

    “那橙子鞋业的工资待遇,和橙子制衣比怎么样?”

    周君豪追问道。

    “底薪三千三,加班费和橙子制衣是一个标准,但整体收入比去年少点,毕竟陈延森要求排班时,必须保证每个一线操作员都有双休福利。”

    同事慢慢解释道。

    周君豪嗤笑一声道:“操!说真的,橙子服装厂和制鞋厂的待遇是真不错,齐鲁有些地方的公务员,除了公积金高点,单说收入,还真不如这些工人。”

    同事刚想接话,就瞥见一公里外的路口驶来了一辆奔驰商务车。

    一辆黑色迈巴赫在中间,车后还跟着另一辆奔驰商务车,三辆车排成一列朝这边来。

    陈延森到了!

    顷刻间,琴岛新闻网、掌上琴岛、虎嗅、澎湃、搜狐等几十家媒体的记者全都一激灵,下一秒就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

    林国纶正坐在办公室部署下个月的生产计划,桌上的手机突然响了。

    他拿起一看,立刻起身,领着公司的高管们快步走出行政楼。

    远远望去,数百米外的柏油马路上,三辆车排成一列,正匀速朝工厂方向驶来。

    等他走到工厂大门时,车队距离这里还有两百多米。

    记者们刚想迎上去,就被工厂的安保人员拦了下来。

    陈延森透过车窗,看了一眼窗外,只见工厂门口人头攒动,光是媒体记者就有上百人。

    “老板,我就不下车了。”

    叶秋萍很懂事,生怕被记者拍到,给陈延森招惹麻烦。

    “嗯,小李,一会你把车开进工厂。”

    陈延森交代一句后,抬脚走了出去。

    “陈总,欢迎您来琴岛!想请问您,为什么会选择进入制衣和制鞋行业呢?”

    “陈总,橙子鞋业的产品未来上市后,还会沿用‘橙子’作为品牌名吗?”

    “陈总,您觉得橙子鞋业相比其他同行,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

    陈延森刚走下车,话筒就像雨后春笋般凑到他面前,快门声更是此起彼伏,闪光灯噼里啪啦地响着。

    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延森轻轻一笑,不紧不慢地回应:“首先,橙子鞋业的核心业务,是为森联资本旗下113.7万名员工提供各类舒适的工作鞋、工作靴;其次,只有多余的产能,才会对外销售。”

    言外之意很明显,橙子鞋业和橙子制衣差不多,都是以内部供给为主的半开放工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