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730章 首日17.2亿美币!合资建厂方案!陈延森:我只要控股权!

第730章 首日17.2亿美币!合资建厂方案!陈延森:我只要控股权!

    第730章 首日17.2亿美币!合资建厂方案!陈延森:我只要控股权! (第3/3页)

单。

    这边刚定完,苹果亚洲区董事葛悦又有了动作。

    他稍加思索,又与远在灯塔国的库克沟通后,爽快报出数字:“500万颗。”

    毕竟面对一颗容量更大、成本更低、性能还更强的RAM芯片,苹果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山星、SK海力士和美光的企业代表见此情形,脸色愈发难看。

    此时的苹果,依旧是全球第二大的智能设备采购商,每年的订单采购额高达30亿美币。

    在2013年之前,这块蛋糕是山星和SK海力士对半分;2013年之后,美光收购了小日子的尔必达,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如今又多了一家天工科技!

    多一家竞争者,他们就要少吃一口!

    更关键的是,他们很清楚苹果的采购流程。

    一旦鲲鹏RAM芯片的真实性能能满足苹果的产品需求,那未来山星、SK海力士和美光的市场份额,只会越来越小。

    要么在短时间内,拿出一款性能不低于鲲鹏的RAM芯片,要么只能坐等自家的KA大客户,转投天工科技的怀抱。

    陈延森则坐在上游供应商那一桌。

    国内的有雅克、华海、联瑞,国外的有山星、韩松、信越和JSR。

    见双方聊得差不多,氛围也到位了,他才不急不慢地抛出了自己的合作方案。

    为保证产能供应稳定,天工科技甄选供应商时,优先考虑与自身合资的上游企业。

    简单说,天工科技愿意分蛋糕,但供应商得拿出诚意,和天工科技合作建厂。

    国内、海外企业一视同仁,谁先点头,就用谁的货。

    若是没人答应,天工科技就自己下场。

    陈延森只提了一个核心要求:分公司的控股权,必须占到51%。

    对于核心专利,分公司仅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这一安排有效降低了合作难度。

    这种模式类似于贴牌生产,又像几十年前国外汽车品牌与国内汽车制造厂的合作模式,分公司只能向森联资本旗下的半导体公司供货,无权单独向第三方销售产品。

    专利所有权仍归各家公司所有,陈延森只要求掌握管理权。

    国内供应商代表们眼神交汇,有人眉头紧锁,有人跃跃欲试。

    天工科技主动抛出合资建厂的橄榄枝,不仅能稳定供货订单,还能借助其技术与市场资源提升自身实力,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供应商代表。

    51%的控股权意味着天工科技掌握主导权,合资公司还只能向森联资本旗下企业供货,这与“贴牌生产”毫无区别。

    可若不答应,立马就会失去一个大客户。

    而且陈延森还说了,森联资本暂时没有涉足材料研发环节,并非因为研发难度过高,只是出于想要以平和的方式参与国际半导体产业链生态的考虑。

    国内供应商代表中,联瑞新材的技术总监悄悄拉过雅克科技总经理,压低声音道:“老周,51%控股权意味着天工说改生产标准就改,咱们投入的设备要是跟不上怎么办?去年刚引进的光刻胶生产线,要是因为标准调整报废了,损失可不小。”

    雅克科技总经理压低声音说道:“鲲鹏芯片明年要扩产30%,要是能跟上他们的进度,订单肯定不愁。但关键问题是,就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恐怕很难与海外供应商竞争。”

    尽管陈延森的控股要求很强硬,但他并不要求获得专利技术,这无疑让高丽、小日子和灯塔国的供应商放下了戒心。

    陈延森看他们一脸犹豫不定,便摆了摆手,语气从容地说:“不用急,慢慢考虑!我给你们一周时间,谁的合作条件更优渥,我就优先选谁。”

    三个小时后,直到窗外的太阳慢慢西沉,陈延森才离开酒店,坐上红旗 L5返回碧湖云溪。

    当天晚上八点,天工科技对外公布,鲲鹏 14nm 16Gb、天工 A200和天工 T200的首日订单金额已超17.2亿美币。

    除了国内厂商的下订支持,苹果也采购了合计1400万颗的芯片产品。

    同一时间。

    陈延森从出生到2014年10月底的全部资料,都被送入了北美安国协会总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