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掏他们一把 (第1/3页)
“听说贵厂已经完成了集团化改制的所有准备,我是不是得换个称呼?”
周子程在王新的介绍下,笑着同来访的红星钢铁集团代表握手招呼。
“这是我们沈飞的厂长,也是管委会主任周子程同志。”
王新微笑着给李学武一行人做着介绍。当然了,按照社交礼仪他是先介绍的红星钢铁一行人。
不过他只认识李学武,程开元和高雅琴都是李学武做的介绍。
双方就在这样你介绍我、我介绍你的方式下互相认识了。
红星钢铁集团来访团队的阵容不可谓不豪华,也能看出对方对此次合作的态度是多么的认真。
同样的,作为沈飞主管外联和技术合作的副厂长王新出面组织协调,沈飞的一把也代表沈飞露面,表示欢迎。
李学武和王新是彼此单位沟通合作的桥梁,也是此次谈判的“召集人”。
所以,周子程开口询问,在同他握手的时候,李学武笑着介绍道:“按照组织程序,红星钢铁集团组织架构必须在年底前完成变革和改制。”
他当然知道对方话语里的试探和交锋,所以没有一丝谦虚地讲道:“现在您当然可以称呼他们高总和程总。”
“还是叫副总吧,或者叫同志。”
当程开元与之握手的时候,笑着提议道:“我也是第一次经历工业企业向集团企业改制的过程,没什么经验。”
听他如此说话,第一句的时候高雅琴还以为老程要谦虚呢,没想到这混蛋还有后手。
这老程也真是的,沈飞这么大的体量,如果不是受专业和政策限制,早就有资格进行集团化企业改制程序了。
你明明都已经听出了对方的羡慕和嫉妒了,现在还说这种话——
称呼什么的有意义吗?
李学武都说了叫高总和程总,你当啷来一句叫副总或者同事,你铺垫什么?
啊,我们也是第一次集团化改制,没什么经验,我就是吹吹牛哔。
虽然你们也是大企业,可惜不能集团化,你再牛哔也得叫厂长,而我的职务称呼是副总,你可千万别上火啊!
什么?你们还是工厂啊——
啧啧啧——
我们下面的分支机构有好多厂长呢——
啧啧啧——
高雅琴不是第一天对程开元有意见了,今天是第二天。
她昨晚就发誓与这混蛋不共戴天,只是今天看对方哪哪都不顺眼。
可是吧,你也不用这么恶心人啊!
她忍不住嘴角扯了扯,悄悄地同李学武对视了一眼,那目光里的意思是:
我闻见绿茶的味道了。
当然了,高雅琴是说不出这种时髦话,是李学武从她目光里解读出来的。
她明明就是在说程开元绿茶,矫揉造作,惺惺作态。
周子程也是被程开元塞了一嘴狗屎,第一次觉得红星钢铁集团有恶人。
他强忍着脸色点点头,赶紧松开手同高雅琴握手寒暄了起来。
“高雅琴,原在外贸口工作,现任红星钢铁集团副总经理。”
高雅琴微笑着主动伸出手,与周子程握了握,自我介绍过后主动招呼道:“很高兴来沈飞做客,希望这一次能跟飞行器工业的代表企业学习和交流。”
“哈哈哈——您太客气了!”
周子程只觉得心情好了不少,刚刚被程开元恶心的那一下舒服多了。
甭管面前这位高副总今天的立场是什么,只凭能说会道他就很欣赏了。
“王新同志跟我讲,红星钢铁集团的秘书长可能说了,一套一套的。”
他握着高雅琴的手轻轻拍着,笑着看向李学武的方向讲道:“我看不见得吧,你们集团不止你能说回道啊!”
这位骂人真脏,完全不顾忌程开元的感受啊,夹枪带棒的说谁不会说话呢。
老程听懂了,可也无所谓,今天他表演的角色就是反派。
一出好戏必须有主角、配角和反派,否则不好看。
谈判也是一样,一个团队里必须有正面进攻、侧面进攻和主动防守的人。
程开元主动要求负责防守工作,高雅琴则义不容辞地接了侧面进攻的位置,唯独给李学武留下了正面进攻的选择。
李学武没得选,所以今天他第一个与对方握手,还给对方做介绍。
就连沈飞的几位领导也能看得出来,今天的谈判应该是以李学武为主。
关于红星钢铁集团,王新其实早就在调查了,对李学武也是很了解的。
有关于红星钢铁集团发展的几个重大项目,经过多方打听,他知道这些项目在谈判过程中都有李学武的参与。
可不仅仅因为李学武是秘书长,这里面的说道太多了。
“王厂长误会了,我哪有能说会道的本领,我嘴最笨了。”
李学武哈哈笑着,同沈飞的其他主要领导握了握手,寒暄打照顾就一句,红星钢铁李学武。
这是他的名片,也是他的身份。
有关于他的身份不用刻意介绍和强调,从秘书主动派发的名片就能看见。
沈飞也是被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明明已经偷师学艺,学了不少红星钢铁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思路。
很多路子他们都有模仿,唯独忽略了工厂主要负责人社交名片这一项。
看着手里精致考究的硬纸片,周子程和王新只觉得有千金沉。
特么的,被对方的那个程总恶心了一下,现在又被对方压了一头。
有名片咋了,了不起啊,明天我们也印,就照着手里这张名片印!
抄作业还用有心理负担?这不是主动给咱们送作业来了嘛!
关于李学武嘴笨不会说话这一句,在现场的,无论是红星钢铁还是沈飞的干部是没有一个相信的。
从李学武左右逢源,巧舌如簧,穿针引线地将场面撑起来就能看得出,红星钢铁集团不简单,这位秘书长更不简单。
废话,能单独负责整个集团的工业企业管理,能是一般人?
——
沈飞确实很大,不仅仅是组织架构庞大,工区和办公区也很大。
招待他们开会的大楼明显是刚建成没几年,条件很是不错。
当然了,是要以这个时代的条件和视角来定义这座大楼的条件,不用跟后世相比,如果以目前红星钢铁集团在建的办公大楼相比,那完全是没得看。
沈飞再怎么有钱有资源,也不会过度地将资金用在办公大楼上。
这一点同红星钢铁集团不同,红星钢铁集团已经给工业企业和服务企业,以及贸易企业各自划分了负责区域。
也就是说,集团抓组织人事和财务管理,但也给下面的分支机构一定的权利,这一做法增加了集团各分支机构的活力和主观能动性。
同样的,下面的企业有了各自的目标和财政权限,集团就不用过分干预。
上下分层、协调,让集团企业更加集成化,让分支机构更加的专业。
所以,建设工人新村、医院、学校、办公大楼等等设施也成了集团的必要管理手段。
办公大楼能提升工作效率,创造企业文化和提高企业的辨识度。
不用明年,你现在站在东城往东北方向看,就能看得见红星钢铁集团在建的双子座大楼,以及联合工业大楼。
后世京城最不缺高楼大厦,但目前这个年代还差很多,没有那么多高楼。
红星钢铁集团的发展不用报纸宣传,从亮马河工业区常年累月不断地施工现场就能看得出发展如何。
如果没有钱,敢这么搞工程建设嘛,现在谁不知道亮马河工业区的未来一定是繁花似锦,花团锦簇啊。
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先进工人集体、冠绝全城的教育资源……
老百姓都是用脚投票的,亮马河有什么魅力吸引他们,他们最清楚了。
集团的几个重要标志性建筑都还没有竣工,可集团职工的凝聚力已经产生。
不说别人,只看李学武三人带队,在沈飞的一众人陪同下走进办公大楼,目不斜视,眼底还带着淡淡的不以为意,如何能不让沈飞的领导破防啊。
啊,合着你们是从京城来的,都是大城市的干部,瞧不起我们这种小地方呗?
其实也不是,这只是红星钢铁集团培养的企业文化和自信心。
所有参加谈判的红星钢铁集团的干部均穿着白加黑行政套装,连腰间的牛皮腰带都是同款同品牌的。
腰带如此,皮鞋也多是如此。正在完成资源整合的津门顺风商贸联合京城司院打造的“长城”品牌服装,已经成为了公务行政套装的标准。
这么说吧,连国营制衣都开始模仿“长城牌”的衣服和鞋子的样式了。
从头到脚,从春到冬,最懂“白加黑”的还得是长城。
长城服饰拥有全类别、全尺寸服装鞋帽产品供应,还拥有完备的供应链系统,和绝对的版型设计理念。
给皇帝做过衣服的老李,现在也带团队了,很多年没联系的老裁缝都被沈国栋等人搜集着请到了一起。
他们这些人基本上代表了京城裁缝界顶流,也是绝对的权威。
沈国栋转述和总结的李学武有关于套装理念,以及品牌营销、鞋帽搭配、配饰风格建设等等思路,这些老裁缝们统统都能快速地消化和理解。
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以前的精英阶层不也是这么营销和消费的嘛。
同过去有所差别的是,他们不再是生产者,而是设计师。
生产?
当他们汇聚京城一监所,这座京城高级服饰的发源地时,他们完全呆了。
为啥?
当了这么多年的裁缝,也不是没在制衣厂做过工人,可如此严格纪律、配合规范、规模庞大的生产基地真没见过。
废话,制衣厂的管理再严格,能有监所的管理严格吗?
制衣厂的伙食再有诱惑力,能比得上监所的奖励套餐有诱惑力?
刘光福刚进去那会儿暴瘦20斤,可等他出来的时候,他爸见着他愣是没抱起来,比较进来时足足胖了40斤。
前后长的60斤份量可都是他飞毛腿工夫了得,缝纫机飞轮冒火星挣来的。
他有多牛哔,这么说吧,每天吃的饭菜比较管教一点不差,有的时候能比管教吃的还要好,因为奖励性质嘛。
全天坐在凳子上,舍不得上厕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