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你就偷着乐吧 (第2/3页)
眼地讲道:“我反正是不同意你这么草率,不过也充分尊重你的意见。”
“不过我可提醒你,冶金厂的干部职工组织人事调整工作刚刚结束,你这个时候冒头容易吸引火力啊。”
曾梅一笑了笑,讲道:“要我说啊,身心疲惫也很正常,不如请几天假期出去转一转,玩一玩,放松心情。”
“呵呵,可能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廖金会低下了头,淡淡地说道:“就因为组织人事工作调整了,我才敢跟组织提意见,否则影响了计划安排,我就更觉得愧疚了。”
“好吧,我还是那句话。”
曾梅一点点头,收敛了脸上的笑意,认真地看着廖金会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尊重你的意愿,但你必须征得秘书长的同意。”
“虽然我是主管组织工作的副厂长,可你也知道我刚来不久。”
他摊了摊手,坦诚地讲道:“一些工作秘书长早就知道,你主动过去谈,讲一讲心中的想法,说不定还有转机。”
“谢谢领导,听您的,我去跟秘书长谈谈。”廖金会从曾梅一这里得到了他想要的态度,便也起身主动告辞。
曾梅一难得地站起身送了他出门,轻声安慰道:“干工作嘛,到哪里都发光,我是觉得你这么做有点可惜了。”
“没什么可惜的,都是缘分。”
廖金会笑了笑,在出门前很是正式地讲道:“谢谢您的指点。”
“哎,不要这么说,都是同志。”
曾梅一摆了摆手,道:“去吧,去跟秘书长谈谈,他组织工作做的比我有经验。”
“给您添麻烦了,不好意思啊。”
廖金会能听得出曾梅一话里有话,可他都准备退了,还有啥好寻思的。
急流勇退,无欲则刚。
他没了上进心和功利心,对方再想说什么,挑拨什么,他都装听不懂。
-----------------
从曾梅一办公室出来,廖金会愈加坚定了退下来的决心。
为什么?
因为新来的这几个副厂长,以及原本留下的那几个,都不是简单货色。
这么说吧,要不是有集团秘书长的身份,李学武还真不一定能镇得住他们。
廖金会经历了冶金厂几任大领导,他早就看清了这里面的现实。
你能说老罗不干事吗?
不能吧,那些年冶金厂是怎么过来的,没有老罗顶住压力厂子早黄了。
再看看董文学,这位也是实实在在翻过车的,犯过错误的,可你能说他一事无成,毫无建树吗?
最后看李学武,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来到钢城,用春雨细无声的高明手段降服了冶金厂的那些“前者”。
大半年时间没砍掉一个项目,没主动耍阴招排挤掉一位副厂长。
机关里那些人新明镜似的,杨叔兴和尹忠耀要不是在那么关键的时期去集团扯闲蛋,他们俩也不会这么快下去。
秘书长办公室里传出来的消息,其实秘书长早就知道他们两个不对头。
既然他早就知道那两位不对头,为啥迟迟没有动手呢?
原因很简单,任何工作都得给集团主要工作让路,要分得清轻重缓急和前后嘛。
也就是说,组织架构变革和组织人事变革要慢慢来。
只是杨叔兴和尹忠耀忍不了了,更受不了李学武那般稳如磐石的态度。
忍受不了就不用忍受了。
现在两人连见李学武的面的机会都没有了,自然也就不用忍受了。
集团传出来的消息,两人的案子还没有审理完成呢,可见问题之多。
冶金厂的审计工作是结束了,可那两位带起来的风波远远没有结束。
到现在还时不时的有干部被叫到集团接受质询,有的回来了,有的没回来。
秘书长也不像是当初面对杨叔兴和尹忠耀被处理时的不满,习以为常了。
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就算再怎么反对集团组织架构变革,就算这些变化对于冶金厂的干部来说有多么不舒服。
可是,事情不也都办了嘛。
谁都没有意识到,秘书长当初在会议上提到的问题和目标都正在实现。
现场看可能看不出来,但前后比较一定能发现,冶金厂和集团驻辽东的工业企业都在变,润物细无声的变化。
大家接受起来也没觉得跟以前相比有什么不方便,慢慢都习惯了。
组织架构变革和技术研发发展等目标已经稳步推进,廖金会已经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他曾经做过什么事,谁不知道?
秘书长当然也知道,为什么没有动他?还不是因为他主动承认了错误。
监察都找过他谈话,内容是什么没人知道,可他也掏空了积蓄。
这些钱和物本来就不是他的,现在是主动承认错误,主动承担责任。
他的错误已经不适合再继续承担重要工作了,所以被调整了。
但在他看来,这种调整还不够,人家留给他面子,他总得知道怎么做人。
退下来就退下来吧,这些年他真真是干够了,尤其是折腾了这么一下。
再能折腾不也是空欢喜一场,谁能一直不退休啊,退休了不都一样等死。
他得了一台天文望远镜,更喜欢看浩瀚的宇宙,那才是亘古不变的永恒。
-----------------
“钢城是煤炭重点城市。”
李学武回头看向身边的联合能源副总许宁强调道:“这里不仅仅拥有煤矿产业,还是煤炭使用量较大城市。”
“因为有很多钢铁企业嘛,这个我能理解。”许宁跟在他的身侧,微微点头说道:“我们对钢城的业务很重视。”
“光强调重视没有用,还得来点实际的。”李学武摆了摆手,感受着逐渐凉爽的秋风,说道:“你们在搞煤炭产业区资源整合工作,不能老往内动刀子。”
“那往外跟谁动刀子?”
许宁故意逗笑道:“我们可还没做好再继续兼并其他矿业的打算。”
“就这么点斗志和追求了?”
李学武笑着瞥了他一眼,继续往前走,点头说道:“让你们不要老往内动刀子,是想让你们主动走出去看一看。”
“去看看优秀企业是如何运营的,是如何发展和成功的。”
他看着前面的道行树讲道:“企业管理要想长治久安,必定要旁征博引,总结经验教训,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道路。”
“你当然知道咱们集团的发展思路,所以联合能源不能往回走。”
李学武招了招手,接过秘书张恩远递来的热水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要光指望集团给你们下任务、定目标,那你们迟早要被淘汰掉。”
“集团给我们的压力太大。”
许宁苦笑着说道:“我们自己的压力就很大,如果再给下面施加压力,这根线恐怕要崩溃掉。”
“谁说让你们将压力下压了?”
李学武转回半个身子看了他强调道:“我是说你们管理层要有所作为,在工作思路上有所突破。”
他点了点许宁讲道:“不要给一鞭子走两步,集团失去了耐心,对你们失去了信心,你们也就失去了机遇。”
“您的意思是……”许宁迟疑着问道:“要继续深化同辽东工业企业的合作,是针对矿业还是工业?”
“你们打算一条腿走路吗?”
李学武瞅了他一眼,迈步继续往前走,讲道:“没有矿就没有煤,没有工业企业就卖不出去煤,你说该咋办。”
“再有,这矿就摆在地下面,谁先发现就是谁的,你们还在等什么?”
他背着手,步伐从容,嘴里说着的是风云,看着的也是风云。
立秋一过,天气清爽,就连吹在身上的风都是凉爽的,十分的舒服。
许宁是来冶金厂协调用煤用电工作,被李学武带着出来走走。
来辽东工作以后,李学武的工作习惯有所改变,尤其是周亚梅离开钢城去往京城以后,他有时候也会加加班。
不过不是疯狂加班的那种,而是选择在办公室继续学习。
毕竟环境更好一些,看书的质量也更高一些。
中午依旧保持午休的习惯,下午天气好的时候,他会出来走一走。
冶金厂没有京城轧钢厂厂区那种遮天蔽日的道行树,但胜在天气凉的快。
时不时地有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撒下来,地上斑驳光点,别有意味。
这才是夏天应有的愉快,只是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我们正在争取拿到钢城几个大型冶金厂的用煤采购项目。”
许宁主动汇报道:“发电厂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咱们的煤炭质量很好。”
“如果您能给我们指点明路,或者帮我们找找关系那就更好了。”
“让纪久征来求我。”
李学武瞅了他一眼,道:“前几天回集团刚夸了他有所进步,今天就给我下绊子是吧?”
“瞧您说的,我可没说别的。”
许宁笑着解释道:“纪总也是实在找不到关系了,能用的都用了。”
“打铁还得自身硬啊。”
李学武感慨着摇了摇头,道:“你们联合能源最不应该缺的就是关系。”
他转头看了许宁讲道:“拥有外资关系,背后是拥有贸易和经济工作绝对影响力的红星钢铁集团,你们竟然打不开能源合作市场。”
他手指点了点许宁,道:“回去以后跟纪久征说,他头上的紧箍咒又紧了。”
“您这不是让我得罪人。”
许宁笑着摇了摇头,道:“这话我不能传,但我可以说给纪总,请他来跟您汇报工作。”
“老纪啊,神神叨叨的。”
李学武笑了笑,讲道:“上一次还说要努努力,搞个大的,结果呢?”
“这件事还真不怪纪总。”
许宁苦笑着解释道:“明明合作框架协议都签了,结果项目被调整了。”
“非人力可为,只能算了。”
“这就是他在集团领导面前得分过低的原因。”李学武点了点手指,道:“大家看到的永远都是他失败的一面,都快形成刻板印象了。”
“只能打一场翻身仗,让所有集团领导惊讶,这才能扭转事实。”
“这话我一定转达给纪总。”
许宁认真地点点头说道:“听说咱们要同沈飞展开合作了?这个项目有结果了吗?”
“已经进行到谈判阶段了。”
李学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