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红袖夜添香 (第2/3页)
不等李学武说话,他主动强调道:“你现在的身份越来越不适合出面解决回收站的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
闻三儿手指虚点了几下,继续讲道:“我们讨论的是,以后这些项目就不要有你的影子了,影响不太好。”
“一般的小事就由国栋去办,他现在街道也有了一些影响力。”
“国栋的事办下来了?”
李学武品着茶,听到这里的时候微微挑了挑眉毛,这事国栋同他说过。
闻三儿笑着点点头,解释道:“他多大方,街道能没有表示?”
“满京城数,一口气开了七个小工业的街道有几个,交道口现在硬气着呢。”
他搓了搓手指讲道:“小集体、小工业搞起来了,国栋又不差渠道,有了经济基础,街道想做什么事都方便。”
“就是上个月,老刘调新街口当一把去了,还不是借了这股东风。”
闻三儿讲到的老刘跟李学武有些渊源,是李学武转业回来拎着两瓶酒去拜访的那位,是他帮着安排了红星厂的工作。
“行啊,树大招风。”
李学武点点头,肯定地讲道:“否则也要让干妈为难。”
“我也觉得交出去是好事。”闻三儿微微昂起头,看着他讲道:“就那些小工业吸纳了多少街道的人,要还捏在手里,早晚要出事儿。”
“就算街道不找咱们麻烦,谁敢保证那些人不会起歪心思?”
他倒看的长远,思路也很清醒,手指点了点沙发扶手讲道:“现在国栋功成身退的正是时候,大家都有情面。”
“你看看,国栋大方,街道也办事,他的身份反倒重要了。”
闻三儿的手指抓了抓,挑眉讲道:“无欲则刚,他主动放手,人家还舍不得离开他呢,人还不是他来安排。”
“刘光福是吧。”李学武放下手里的茶杯,笑着问道:“他怎么样?”
“哎,好着呢——”
闻三儿抬了抬下巴,道:“谁有他牛哔啊,又买了一台重型三轮车挂在运输队挣租子呢。”
“他大哥来家里打秋风,哥俩儿干了一架,刘光齐站在楼洞子骂大街,说这个家他再也不回来了。”
他说着院里以前邻居的闲话也颇觉得好笑,微微摇头说道:“他妈身体完了,也就一两年的事儿。”
“二大妈?身体不行了?”
李学武微微挑眉,道:“去年搬家的时候看着还好着呢,这就完了?”
“嗨,也是国栋跟我说的。”
闻三儿点点头说道:“就那个毛病,啥好人禁得住折磨啊。”
“也是老刘自己作孽,要没有当初的鬼心思,怎么反噬他自己家呢。”
“那时候刘海中多猖狂!”
他挑了挑眉毛,道:“院里都没谁了,快要搁不下他了,现在活明白了。”
“就是他作妖,家里人受罪,刘光福倒是个孝子,你算救了他一命。”
“我那算什么救命。”
李学武微微摇头,捡了刚刚掰开的西瓜小口吃了,道:“一大爷呢?”
“也不行,老说累了。”
闻三儿点点头,叹气道:“那时候差点死了,咋救过来的,身体也亏。”
“傻柱跟我叨咕,一大妈身体本就不好,现在一大爷也勉强支撑着。”
“他可还有好几年才能退休呢。”
李学武想了想,讲道:“现在集团正在技术革新,他这八级工哪个车间都当宝似的,不能累着他。”
“那我不太了解,也是傻柱跟我说这个,他还准备要个孩子呢。”
闻三儿笑了笑,解释道:“我问他谁给看孩子,他说一大妈是看不了了。”
“要我说啊,都是搬家闹的。”
他瞅了瞅李学武,微微点头说道:“风水变了,环境变了,年轻人还好,能适应,上岁数的都得完蛋。”
“胡说八道,子虚乌有。”
李学武看了他淡淡地讲道:“这种话到外面别乱说啊,别给自己找麻烦。”
“知道,我又不傻——”
闻三儿歪了歪脑袋,道:“连我出去那两年都跟人说在钢城上班了。”
“回收站暂时不要动,业务调整一下吧。”李学武想了想,说道:“除了京城交道口的回收站和大库,将各地回收站改到顺风商贸的下面吧。”
“我们也是这个意思。”
闻三儿谨慎地讲道:“吉城、津门、边疆、钢城几处回收站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基本不做废旧回收业务了。”
他摊了摊手掌,道:“手里的经销业务都忙不过来,红星钢铁集团经济建设和贸易发展的太快了,咱们要跟不上。”
“你可能不知道,津门贸易管理中心又进驻了几家经销公司。”
闻三儿解释道:“跟咱们的顺风商贸是一个性质,都是壳子套壳子。”
“具体的背景关系都能调出来,可就算知道了是谁又有什么用?”
他耸了耸肩膀道:“我相信津门贸易管理中心也更希望有这些经销单位的出现,否则就不会有进驻的情况了。”
“哪有一家独大,长久的买卖。”
李学武点点头,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说道:“这是好事儿,至少对现如今的顺风商贸来说是好事。”
“你刚刚说的这几家联营商贸公司我都知道,津远是津门水产的,京达是京城化工的,渤运是信用社的。”
他放下手里的西瓜皮,拿了毛巾擦了擦手,道:“供销总公司那边也有参与,是京城和津门供销分公司做的采购和协调经销业务。”
“你要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闻三儿点点头,说道:“经销公司多了,往后顺风商贸也安全了。”
“只是李主任和津门水产那边……”他迟疑着问道:“那件事以后,周小白离开,这工资啥的怎么办?”
“该算算,该发发。”李学武淡淡地讲道:“有顺风商贸,就有顺水商贸,再搞一家联营公司,套壳就行。”
“哦——我懂了——”
闻三儿了然地点点头,讲道:“那就用顺水联营商贸做顺风商贸的经销业务,然后用顺水商贸给他们发钱?”
“怎么合适怎么来,怎么方便怎么来。”李学武没在意地说道:“这份蛋糕虽小,看着不起眼,没了就不行了。”
他看着闻三儿讲道:“他们不记得每个月分得了多少工资,但他们记得工资没了。”
“哎呦,周小白走了,咱们痛失一员福将啊。”闻三儿摇头感慨道:“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了,怪可惜的。”
“她的那份也不要断了。”
李学武淡淡地讲道:“国栋能联系到她,定期给她送过去,别差事儿。”
“当然,我跟国栋说了。”
闻三儿挑眉强调道:“咱们自己人,永远都差不了事,除非她不承认是咱们的自己人了。”
“少扯蛋,多办事儿。”
李学武看着他讲道:“顺风商贸整合回收站资源这件事就交给吴淑萍和周亚梅来办,你把东风船务的工作拿起来。”
“我不管你怎么整,三年以后营城港区开始运营,你要拿到近海运输贸易量的一半才行,这样才有话语权。”
“明白,上桌吃饭嘛。”
闻三儿点点头,应道:“如果上不去桌,咱们就成桌上那盘菜了。”
他笑了笑,说道:“不过我不担心,调查部那边恨不得当咱们是财神爷供着,近海运输安全这方面不担心。”
“别搞的太过了——”
李学武好笑又好气地提醒他道:“谁特么教的,高射机枪放平干,你们是货船还是战船啊。”
“这玩意儿真不是我们想的,你觉得我们有那股子狠劲儿吗?”
闻三儿苦笑道:“东风船务的船只出海以后是有原则和规矩的。”
“业务问题人家不插手,安全问题咱们不用管,人家就是挣这份钱的。”
他摊开手讲道:“尤其是现在见着钱了,要有来抢船的,那些小子都红眼,啥玩意儿都敢往船上带。”
“还是要注意点影响。”
李学武一想到现在的航运环境,也是无可奈何,这年代还有海盗呢,你敢相信?
不过也是了,后世也有海盗,不过不是戴眼罩,腰上挎着弯刀的那种传统海盗啊。
调查部那些人胆子太大了,把高射机枪带上去也就算了,还敢真用。
这玩意儿只要摆出来就有了震慑作用,真打起来啥玩意儿能呛得住它收拾。
“周亚梅回京,我去东风船务,那钢城这边怎么办?”
闻三儿询问道:“周亚梅说每个月回来两次,这……”
“先这么运营着,既然她有这个自信,那就让她试试。”
李学武没在意地讲道:“不过海上马车夫的计划你要负责起来。”
“我知道,她跟我说了。”
闻三儿想了想,说道:“摆两条船在渤海湾,哪个月没有进账,是好事。”
“我倒是希望尽快有第三条船、第四条船出现……”
李学武看着他讲道:“到时候咱们就让他们当第一条船,第二条船。”
“我明白,我也舍得。”
闻三儿点点头,讲道:“不过你的想法恐怕要等一段时间了。”
“如果这些马车夫的寿命和运气不足以支撑他们搞大船,就得等到营城港区运营的时候有别的大船过来了。”
“还是要培养自己人。”
李学武靠坐在了沙发上,瞅了一眼书房的动静,道:“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
周小玲真不是专程来钢城找李学武的,纯属意外碰上了意外。
随着京城轧钢厂部分工业设备转移至新京一厂,越来越多的工人通过考核来到钢城工作。
钢城工业区的工人新村建设规模没有京城的大,而且立项比较晚。
按照李学武回复给邝玉生的话来说,就是轧钢厂今年搬迁,所有工人都能安排衣食住行等问题。
是要安排这些职工来钢城工作,要安置,要协调,可也得有个过程。
钢城工人新村同展厅和办公楼等建筑一起施工,建筑总公司调了不少人过来,就是为了抢工期。
前期来轧钢厂的工人没有地方住,只能暂时先住招待所。
冶金厂的招待所能有多少房间啊,没几天就安排满了。
周小玲所在的航空服务队每次来钢城都是住自己单位招待所,而不是去机场招待所。
机组成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