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不是……陛下他来真的啊?! (第3/3页)
人的丑恶行径,无所遁形。
让他们鼓动不起百姓闹事。
我有罗先生,可抵十万兵!”
朱元璋满是笑容的对罗贯中进行了高度的肯定。
罗贯中行礼:“这是臣应该尽的本分。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陛下如此待臣,臣又岂能不尽心竭力为国尽忠,替陛下分忧?
这是臣的分内之事。”
罗贯中离去了,朱元璋的好心情却没有消失。
罗贯中,那这一手在他预料之外,堪称神来之笔。
接下来,相应的情节写出来并发表出去后,定然能在舆论上彻底的站住上风!
“陛下,诚意伯携长子刘琏求见陛下。”
听了宦官的禀告,朱元璋不由的为之一愣。
这个时候刘伯温过来做什么?
意外之后,一个想法便已跃入心头。
不会是刘伯温他们,也是奔着清丈田亩来的吧?
刘琏想要去清丈田亩?
越想,朱元璋觉得这事就越有可能。
压下心中的种种想法和一些异样的情绪,朱元璋让刘伯温他们过来。
没过多久,刘伯温和刘琏父子二人,便来到了武英殿这里。
父子二人恭敬的对朱元璋行了礼,朱元璋让他们免礼之后,望着刘伯温开了口。
“诚意伯,你父子二人可是有什么事情?”
在问这话时,他的目光更多的是在刘琏的身上进行打量。
能够看得出来,和刘伯温这个和自己很熟悉,且早就是老油子的人不同。
刘琏面见自己时,人要显得比较紧张。
“上位,臣长子闻听了陛下要清丈田亩之事,在家里面坐不住了,想要为君分忧,到江西那边清丈田亩。”
果然是这样!
“你怎么想着到那边去了?”
朱元璋对刘伯温点了点头,望向刘琏出声询问。
刘琏对朱元璋恭敬行了一礼之后道:“陛下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而清丈田亩之事,关乎国家兴亡,关乎根本。
所以小臣思来想去,觉得不能只在家中坐。
如此行径,与臣心中理念不符。
更觉得臣是无用一书生。
所以,臣想要在这事情上略尽绵薄之力。”
刘琏的声音不大,语气也不激烈。
但却能让人看出他的坚决。
而刘琏在这上面的决心,上辈子时已经用命来证实过了。
朱元璋自然是不会怀疑的。
不过,这事儿他不准备再让刘琏去。
就看刘伯温这样子就知道,刘琏万一在那边没了命,只怕他将会倍受打击,用不了多长时间,人也会没命。
刘伯温是有大才的。
若是因为这事备受打击而死,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而且,刘琏也是同样是有大用的人。
这样的人上辈子时,已经为大明尽了一次忠了。
这次他想要改变刘琏的命运。
刘伯温心中暗暗叹气,心情沉重。
清丈田亩这事很要命,关键是自己身份又特殊。
本就和胡惟庸那边不对付,若是在这上面不言语,上位应当还不会如何。
可现在带着儿子主动掺合到这件事情里去,上位又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必然是会同意的!
自己这傻儿子啊!
“你这个想法很好,果是忠臣义士。
这上面你和诚意伯很像,做大事不惜身。
大是大非上面拎得很清,这点儿咱很欣赏。
不过,这个事情很危险,是要去拼命的,咱便实话跟你说了。
一个弄不好,命都有可能会交代在那里。
如此,你可还要去?”
朱元璋望着刘琏询问。
刘琏正色道:“陛下,臣不怕死,臣做出这个决定时,便已经做了会死的准备。
臣若是是贪生怕死,便也不会求见陛下,主动请缨了。”
“好!”朱元璋喝了一声彩。
“果是诚意伯的儿子,这气度和心胸果然不同!”
刘伯温闻言,心情愈发沉重了,忍不住暗自叹口气。
就知道事情会如此,到江西那里,去清丈田亩的事,主要是必然要落到自己家琏儿头上了。
“但咱却不准备让你到那边去。”
朱元璋笑着开了口?
嗯?!
刘伯温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