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366章 教授的魔力

第366章 教授的魔力

    第366章 教授的魔力 (第2/3页)

   离开爱丽舍宫,林燃本想赶往机场,却接到下一个邀请:之前的临时总统阿兰·波埃希望与他喝下午茶。

    波埃,1969年戴高乐辞职后的过渡领袖,现任参议院议长,在巴黎郊外的一座古典茶室等候。

    轿车疾驰而去,林燃看着窗外埃菲尔铁塔的剪影,叹气:“这转机要成巴黎游了。”

    茶室里,波埃已备好马卡龙和伯爵茶。

    “教授,我听说你要去尼斯大会,法兰西数学界为你骄傲。”

    寒暄结束后,类似的话题又开始了:“我想知道阿美莉卡的亚洲政策是否要转向,罗斯福的设计是否要回归,以及你如何看待华国?”

    下午茶本是轻松闲聊,却演变为波埃的“私人咨询”。

    这里罗斯福的设计是指,罗斯福对联合国的设计。

    罗斯福最早对联合国的设计就是每个常任理事国,管自己势力范围的事情。

    而不像后来的阿美莉卡,什么他都要管。

    这有点类似于周天子的分封制,这也是为什么罗斯福硬要把华国拉上开开罗会议。

    为华国站台,把亚洲事务交给华国。

    阿美莉卡只干预最核心的问题,类似核裁军这种。

    其实这是一套非常高明的体系,可惜罗斯福死太早,被丘吉尔植入了冷战概念,导致世界走向了不同的发展走向。

    波埃的潜台词就是,阿美莉卡是不是要放弃亚洲。

    恢复罗斯福的设想,对法兰西来说无疑是好事。

    如果是1960初来乍到的林燃,那肯定听不懂波埃在说什么。

    但现在,已经是政治老油条的林燃,一下就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抱歉,我不清楚尼克松总统的想法。”

    波埃分享对越战的担忧,同样暗示法兰西能作为华国和阿美利肯之间的桥梁。

    林燃礼貌回避,但波埃的热情让时间溜走,从下午三点到五点,话题从里曼猜想到华国和苏俄的分歧,耽误了整整两个小时。

    最意外的是最后一个邀请:前任总统夏尔·戴高乐希望邀请他到总统官邸坐坐。

    戴高乐虽已退休,但影响力如巨影般笼罩法兰西政坛。

    他住在巴黎近郊的私人宅邸,一座古典的石头建筑。

    林燃的轿车在夕阳中抵达,戴高乐亲自在门口迎接,高大的身影裹在灰色大衣中,声音洪亮:“教授,来,来!我要亲眼见证数学家如何解开世界的谜题!”

    戴高乐是最早和华国建立正式外交国家的西方政治家,1964年,那可不是一个容易做出这样决定的时间点。

    无论是对华国历史文化的尊重、反对阿美莉卡霸道行事风格还是说对冷战格局的多极化追求,这些都足以让林燃尊重这位已步入生命最后阶段的老人。

    80岁,风中残烛,可能奥尔德林有话要说,我这个年龄还能登月呢!

    官邸客厅里,戴高乐递上雪茄,谈起二战回忆:“我见过华国,那是CHANG的时代。

    但现在,燕京才是现实。

    我们法兰西承认它,你们阿美莉卡何时跟上?”

    林燃本想简短回应,却被戴高乐的滔滔不绝吸引:从二战风云到冷战战略,老人分享了对“多极世界”的愿景和畅想。

    会面本该一刻钟,却延长到晚餐,戴高乐坚持留他用餐,讨论科技发展,林燃所提出的技术奇点与外交的不确定性。

    林燃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内心很是无奈:看来今天是到不了尼斯了。

    巴黎的这些大人物会面,如一连串意外变量,耽误了林燃整整一天。

    林燃在戴高乐别墅的客房里心想:数学大会是幌子没错,但法兰西政要们是不是对华国-阿美莉卡转折有点太敏感了?

    其实不是他们敏感,是因为教授本人,换基辛格来,法兰西的这些政要绝对不可能这么热情。

    除了政界人士外,还有一些法兰西企业界人士约林燃。

    这些林燃就都婉拒了,哪怕他想见识一下法兰西美女的热情。

    次日清晨,他终于登上飞往尼斯的飞机。

    林燃入住尼斯的海滨酒店,房间窗外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