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左良玉:我的侯爵!我的公爵啊! (第2/3页)
即便面对朝廷的二十万大军,只要得到命令,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压过来!
因为他们知道两军交战时一旦败退,士气就会一下子散了,到时候也就输了。
但是农民军却不一样,对于他们而言,打不过就逃跑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们就像一群散兵游勇,没有严格的组织和纪律,在战场上一旦遇到危险,就会各自逃命。
这种事情不论张献忠还是李自成都干过无数次了!
所以硬碰硬的话是行不通的,朱慈烺正是深知这一点,才做了这样的决定。
具体的作战方式大概是,首先由朱慈烺率领八万军队直面李自成的二十万大军。
当李自成看到对面人数不及自己时,肯定会轻视对手,从而会决定交战,而这个时候就该朱家军出手了。
不过按照朱慈烺的估计,双方甚至都可能不用刀兵相接,只要朱家军这边不出什么乱子,然后几轮燧发枪射击过后,农民军那边肯定就会乱了。
毕竟至今为止,燧发枪这种神器还没有在和农民军的交战中展现过,农民军也不清楚燧发枪的威力!
嗯.
这么说好像也不准确,因为之前孙传庭也给左良玉了一百把燧发枪,而且左良玉还用这批燧发枪和张献忠战斗过。
因此张献忠应该是见过燧发枪的。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张献忠见过,但李自成没见过啊!
所以即便张献忠劝说李自成明军那边有新式火器,估计李自成也会不在意的。
毕竟有些事情只要不是亲眼见过,谁又会相信呢?
在李自成看来,张献忠只是被明军打怕了而已,根本不足为惧。
在这样的前提下,只要经历过几轮燧发枪的扫射之后,农民军的队伍肯定会大乱。
朱慈烺对于燧发枪还是很有信心的!
而到了那个时候,李自成肯定会选择撤退或者逃跑,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会面临第二支部队的围攻了。
可即便如此,这第二支部队也不能完全消灭或者俘获所有的农民军。
因为即便包围得再好,肯定也有漏洞,所以剩下的农民军依旧会逃跑,而这个时候就是最后一支军队、也就是左良玉的军队出手的时候了。
只要左良玉能够拦截住剩下的农民军,等到前面两支队伍一起压上来的话,就可以彻底形成包围,然后一鼓作气解决农民军之祸了!
这就是朱慈烺对于这次作战所有的计划了!
然而很明显,对于这样的计划,左良玉似乎很不满意。
毕竟之前朱慈烺可是承诺过他,只要他能够拿下张献忠或者李自成的人头,就封他做侯爵。
要是能把他们一起都杀了,那就封他做公爵。
这对于左良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为此,左良玉对于这场战争一直以来也是摩拳擦掌,只想着亲手砍下张献忠或者李自成的人头。
他日夜训练自己的部队,研究战术,为的就是在这场战役中一展身手,立下赫赫战功!
结果没想到作战计划一出来,他居然被安排在了最后面,负责防止农民军撤离逃跑。
这个消息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心中那团燃烧的立功之火。
左良玉心里肯定是不情愿的,因为他更想做的是作为先锋打头阵。
在他看来,立功这种事情只能在最前线,只有在激烈的战斗中才能获得更多的功劳。
而自己这次守在大后方,估计最多也就只能捡几个人头。
功劳是有的,但肯定没什么大功劳了,封爵什么的更是别想了!
这让左良玉无比郁闷!
而此时此刻,左良玉正闷闷不乐地坐在自己的营帐里喝着闷酒。
在左良玉看来,这一仗朝廷肯定能彻底解决农民军之祸,胜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要是错过了这场战役,那么以后立功就无望了!
或者说只能去辽东打军功了。
但辽东乃是苦寒之地,建奴又凶猛异常,立功的难度可比在这里大多了!
唉!
想到这里,左良玉又是无奈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在营帐里回荡,仿佛是他心中无尽的惆怅。
突然就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