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三百七十六章 这场战役名为:汉中之战!

第三百七十六章 这场战役名为:汉中之战!

    第三百七十六章 这场战役名为:汉中之战! (第1/3页)

    秦王心中一阵欣喜,口中却是说道:

    “太子殿下谬赞了,这是臣该做的。”

    “作为大明的藩王,臣有责任为朝廷分忧解难。”

    朱慈烺也没有多说些什么,随后二人又寒暄了几句,朱慈烺直接翻身上马,便准备离开了。

    秦王则是拱手道:

    “恭送太子殿下,愿殿下一路平安,早日平定叛乱,凯旋归来!”

    朱慈烺不再说话,一拉缰绳,随后马匹直接掉头,径直带着一行人离开了。

    马蹄声渐渐远去,扬起一阵尘土。

    看着朱慈烺离开的身影,秦王不由得在心里感慨,大明已经多久没有出现过像这样的储君了?

    等他当上皇帝之后,大明将再次崛起!

    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已然是水到渠成,大军一路浩浩荡荡继续前行,直奔汉中而去。

    然而这途中还是发生了一些意外。

    根据哨骑来报,说是陈仓(宝鸡)一带突降鹅毛大雪,堆积得足有数尺之厚,道路被完全掩埋,大军恐难以继续前行!

    面对这样的状况,朱慈烺随即召集几位将领进行了商议。

    最终一致决定改换线路,由褒斜道进入汉中!

    具体的路线是,从西安府出发,途经盩厔(也就是如今的周至)、郿县(今眉县),然后进入褒斜道,再经过留坝、褒城,最终抵达汉中府。

    不过即便改换了线路,大军也无法立刻出发,因为之前为了保证此次行军顺利,所以朱慈烺早已在陈仓安排了五万民夫用来开路。

    毕竟此次行军要进入秦岭山中,山区道路崎岖难行,危险重重,若无民夫在前开路,大军一定会损失惨重。

    而这五万民夫中,有数千人都是常年居住在秦岭大山里的百姓,他们对山中的每一处沟壑、每一条溪流都了如指掌,熟知山路的种种危险,更知道该如何巧妙地躲避这些危险。

    有他们作为向导,大军便能少走许多弯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亡。

    毕竟朱慈烺可不想重蹈李自成的复辙,一路上不断有人员伤亡,这些问题若能避免,自然是要尽力避免的。

    在这等待民夫赶来的日子里,朱慈烺暂时驻扎在了兴平县。

    闲暇之余,他听闻此地有马嵬驿和杨贵妃之墓,便决定前去参观一番。

    只是当朱慈烺来到马嵬驿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有些失望。

    因为这里压根没有后世那般繁华热闹的景象,有的只是一片荒芜。

    这是因为在明朝时期,这里仅仅流传着一些关于杨贵妃的传说,并没有修建什么专门的场所来纪念杨贵妃。

    而且李隆基后期实在是太过于昏聩,甚至差点导致大唐亡国,因此大明自然也不会宣扬和李隆基有关的场所了!

    接着朱慈烺又来到了杨贵妃之墓。

    只见一座不起眼的土坟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周围杂草丛生,显得格外荒凉。

    土坟的表面坑洼不平,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朱慈烺站在坟前,心中不禁暗自猜测:这坟墓之中,是否真的埋葬着杨贵妃的尸骨呢?

    毕竟根据史册记载,这里貌似只是一处衣冠冢罢了!

    不过当然,朱慈烺对此并不在意,他此次前来不过是为了打发这等待的时光罢了。

    时光匆匆,转眼间,三天的时间过去了。

    原本在陈仓的五万民夫们陆陆续续地赶到了周至县。

    朱慈烺得知消息后,立刻下令大军拔营起程赶往了周至县。

    大军与民夫正式汇合之后,组成了一支约摸二十万的庞大军队。

    随后这支军队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浩浩荡荡地朝着汉中府的方向进发。

    一路上,旌旗招展,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好似形成了一曲激昂的战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之前说的是要入川和李自成进行决战,但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场战争注定不可能发生在四川,而是会在汉中展开。

    毕竟,此时的李自成连汉中都还未到达,他又有什么实力和底气说要入川呢?

    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