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 找到沂蒙山区的张冬雯 (第1/3页)
方青叶只在申城的家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和岳凯驱车北上,直奔鲁省。
沿沈海高速一路向北,转入长深高速,下午两点多抵达临沂市区。不过这里并非此行的终点,短暂休整、给车加满油后,他们继续向沂蒙山区深处进发,目的地是临沂西边的费县。
327国道蜿蜒西行,两侧群山连绵,偶尔驶过村庄与民俗村,方青叶被一种热烈的景象打动——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橙黄的南瓜,在古朴的院落间铺展开来,与江南的秋色截然不同。后来他才知道,这景象在当地被称作“晒秋”。
当晚两人入住费县的蓝海钧华大饭店,晚餐品尝了当地的石磨煎饼和全猪汤。煎饼是沂蒙山区的传统主食,历史悠久。费县石磨煎饼以“薄如纸,柔似缎,色泽亮丽,营养丰富”闻名,最经典的吃法莫过于“煎饼卷大葱”。
那葱,可真够大的……
住了一宿,清晨洗漱用餐后,方青叶拿出手机调出通讯录,是打给张冬雯的。
几个月前,张冬雯离开申城回到老家,现在正在备考编制。
“冬雯,我已经到费县县城了,马上过去找你。”方青叶说道。
“好,我在家等你。快进村时给我打个电话。”
“嗯。”
张冬雯家所在的村子叫石窝沟村,离县城不算太远,大约十公里路程。小车驶出县城,沿县道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转了几个弯,下方山坳里出现一片村落,导航显示目的地已到达。
这是沂蒙山区一个极普通的小村庄。石屋错落地挤在山坳间,灰扑扑的屋顶上,几缕炊烟慵懒升起。石板路被磨得光滑,路边几棵老槐树正簌簌落叶。有些人家门口晒着刚收的玉米,金灿灿地铺在席子上。墙根下,几位老人静坐着,手中的烟袋明明灭灭。
方青叶没给张冬雯打电话,而是下车向一位正在抽烟的老大爷打听。
“你们找张大富家大闺女啊?喏,那家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