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你们都是忠臣 (第1/3页)
范阳。
宇文护走在屋外,听到了屋中一阵笑声。
“叔父,何事如此?”
宇文护走进了屋中,正见宇文泰一脸笑意。
宇文泰比高欢年轻,不到三十,可看起来却比高欢更加老成。平日里的宇文泰总是冷着脸,宇文护还少见宇文泰如此开怀过。
“这是高欢的征讨辽东之策,你来看看这篇奇策。”
以征伐契丹有功,宇文泰被封为燕郡公。
他将获得的人口、牲畜、财货都赐给了麾下的将士,大大的凝聚了麾下六镇兵的军心。
宇文泰不像高欢一般,用着渤海高氏的身份,想要融入河北世族。
但身为一个外人,此刻的他已然站稳了。
宇文护从宇文泰手中接了过来,看了起来,却不似宇文泰那般欢乐。看完,心中隐隐有惊叹之意。
“高欢用心深远,真乃雄才!”
宇文护以前从来不知道,出身怀朔的高欢居然对高句丽的情况了解如此清楚,能献上如此策略。
鲜卑出自东胡,本以渔猎为主,匈奴没落后,进入了草原,转为了游牧。
高句丽本是扶余人高朱蒙建立,在汉末趁势崛起,与鲜卑西进再南下不同,高句丽自始至终都没有西出辽泽,而是将进攻的方向转为朝鲜、辽东,并试图征服东北渔猎部落。
以大鲜卑山(大兴安岭)为分界线,西方乃是游牧区,东方乃是渔猎区。
六镇皆在大鲜卑山之北。
宇文护也是在跟随宇文泰北上征战时,才了解契丹、奚族等部落的具体情况,可高欢远在邺城,却对东北的情况很清楚,不得不让他惊叹。
宇文泰听了,也没有反驳,问道:
“你觉得此策可行么?”
宇文护点了点头,道:
“我以为可行。”
宇文泰摇了摇头,笑道:
“若此策可行,如今就不会出现在我的桌案之上了。”
宇文泰看着震惊中有些不明所以的宇文护,解释道:
“大野爽命高欢为辽东征讨大使,乃是为了在河北抢地盘,哪里是为了征讨辽东!”
宇文泰面容又黑又冷,眸子却是雪亮,道:
“若无十万大军,数年积累,以河北如今之情势,何以伐辽东?”
宇文护面色缓了过来,似乎明白了,道:
“若高欢做的太过火了,河北会不会就此乱了?”
宇文泰丝毫不在意,甚至还想要笑。
“高欢平日里就以渤海高氏自居,攒了些好人缘,怕是要败了。河北若是乱了,于我等未尝不利。”
宇文护点了点头,忽然看向了宇文泰,问道:
“可秦王会想要看着河北乱了么?”
宇文护这话刚问完,宇文泰脸上的笑容马上消失了。他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李爽会如何做?
“黑獭,刚从魏州秦王府行在送来的文书。”
宇文泰的秘书郎也是他的谋士,博陵崔氏出身的崔暹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脸上满是汗水,显然跑了有一路了。
“何事如此?”
宇文泰从崔暹手中接过了文书,打开一看,将文书拍在了桌案上,怒声道:
“高欢,你这个怀朔人!”
宇文护见宇文泰如此怒火,不禁问道:
“叔父,何事如此?”
崔暹在旁解释道:
“经高欢举荐,大野爽任命黑獭为辽东征讨副使了!”
“……”
宇文护在旁愣住了,崔暹却是劝道:
“如今河北的形势,晦暗难明,这个时候你出头,可不是上策,你得三思!”
宇文泰背后的支持者乃是博陵崔氏和范阳卢氏。
与高欢所处位置不同,宇文泰是有着向外扩张的空间的。往北打,苦是苦了些,可还是有收获的。
如果转头对当地的世族下刀子,刚刚站稳的宇文泰可不一定能有好果子吃。
宇文泰自然知道崔暹说的是对的,可他却有些担忧。
“我就怕大野爽不会如此放过我们,他这份文书上什么都没有说,只给了我一个名号,具体如何,还要见了他才知道。”
崔暹听了,给宇文泰出了一个主意。
“有一策,可让黑獭稳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