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你一个华国人,在英国研究美国医保? (第3/3页)
呵呵的,伸手拉上李肖恩的胳膊,率先往咖啡店内走去,“正好,王医生,可以给我几个采访肖恩的问题吗?”
“哎……不用这样,我可以走的。”
先被拉着走出几步,李肖恩连忙挣脱开对方的拉扯,无奈解释一声,心底里为接受这个采访开始后悔了。
“肖恩,来,能一起拍个照吗?”
点好咖啡之后,叶林柔马上便笑吟吟地拿着手机凑过来,虽是询问,却不等李肖恩回答,拿起手机举起对准了两人。
“我们……能不能先忙正事?”
李肖恩身心疲惫,连忙看向坐在对面的王楚信,强调一句。
“好啦好啦,我们开始吧。”
马上便会了意,王楚信连忙点头递来一个便携麦克风,“来,肖恩,你夹在你的衬衫衣领上。”
采访的内容千篇一律,无非就是在读学校专业,在美利坚留学曾遇到什么困难,留学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以及稍微涉及到专业方向学习和就业趋向。
简单采访完毕,在王楚信的采访切换到叶林柔身上之后,李肖恩正想提出告辞,刚张开口,却被对方一句话镇在了原地。
“我的专业方向是political history,就是研究美国医保政策的方向,目前在UCL攻读博士。”
“……”
显然,这个答案就连采访人王楚信都没预料到,咖啡厅的这个角落一时陷入一片诡异的沉默。
“咳咳……”
李肖恩干咳两声,这才让王楚信反应回来,他忍不住脸上的古怪,低头拿上刚端来的咖啡,抿了一口。
“所以,你这是社科类的博士了?”
王楚信反应极快,若有其事点着头又问,“可以说说,你的这个专业平时都干什么的吗?”
“就是一直在写东西啊。”
抬眼回忆着,叶林柔才简单给出答案,“就是,每天起来就有500字的指标。”
“但是,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一定有用。”
斟酌着字词,叶林柔才又补充一句,“因为你的导师可能会说,你写的东西没有自己的理论框架,不是很logical,不是analytical之类的……”
“回到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啊,你在这个方向研究这么多年,对这个行业,社科博士的主要出路在哪里?”
王楚信不断点着头。
“最重要的,还是要看那skillset适配哪些职业……”
“社科博士的出路,当然还是学术界,比如出版社,policy机构,NGO Charity,research support之类的……”
“甚至,还有最近新兴的AI领域,可以帮忙研究AI根据提问回答的反应和语境,AI训练,学习的方向……”
本来只是安静坐在一旁,当个好奇的吃瓜群众,李肖恩在这时忽然被无故牵连进去,接到两人看过来的目光,心中不由一凛。
“机器学习用人或者单一环境的话,未免会陷入单一刻板,故步自封的理念怪圈。”
李肖恩摇头回答,“我们工作室的宗旨,就是包罗万象,任何平台语境权重相等。”
闻言,两人这才若有其事地点点头,采访继续,他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这要是出差一趟英格兰,给工作室沾上这种拖油瓶的麻烦,那他不得晚上蒙在被子里面哭好几天才缓的过来。
心中腹诽,在普林斯顿的李肖恩对之前国内网络上一直流传的英水硕终于有些真切的体会了。
一个华国人,留学英国,攻读美国医保政策的专业……
不是亲眼所见,他在今天往前的人生中都不会相信,这个世界居然有这种事情的存在。
英国大学为了刺激和保留外国留学生经济,专门开设的一年硕士,无关紧要的人文社科专业,专业性技术性为零的非理工科,这样的例子属实并不少见。
没有再听下去,眼看他们的采访即将到达尾声,李肖恩适时提出告辞。
已经是早上十点多,距离中午午餐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接下来该干些什么呢?
李肖恩垂目看了下手机,心中琢磨着。
在这座古老又繁华的城市,他该去看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