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狠狠的夸,大张旗鼓的夸 (第2/3页)
是就打水漂了?”
说这话的人,闻言立刻低下了头。
“我知道大家一直在说,每年都是海城在广交会上出风头,受领导的表扬,因为什么?大家难道就没想过吗?就是因为我们的企业舍得投入,愿意投入,科学这种事,说句心里话,我也不懂,可我知道一点,也是一位老师对我说过的,科学没有尽头,没有捷径,更没有哪一条路是百分之百正确的,科学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走对了,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可即便是走错了,同样也是在为走向成功排除掉一个错误选项。”
这番话自然是吴月华曾经对李天明说的,而他也是一直这么做的。
只要吴月华有了新的想法,并且愿意耗费精力朝着那么方向钻研,李天明就义无反顾地提供资金支持。
要说打水漂,这些年李天明打水漂的钱花出去的多了。
连付诸行动的勇气都没有,就先心疼钱,现在却来眼红海城在广交会上出风头,受表扬,难道不可笑吗?
这番话说完,在场众人,尤其是那些企业代表,一个个的全都是面红耳赤。
回想一下,这些年都做了什么?
国家鼓励研发创新,技术革新,可到了他们这些企业,就成了应付差事,随便搞一个小项目,安排几个人,能跟上面交差就行了,顺带着还要喊上几声科学技术现代化。
很少有人能真的采取实际行动。
此刻听了李天明说的这些话,真可谓是振聋发聩。
不投入,就想摘果子吃,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诸位领导,改革开放已经快10年了,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在一些沿海城市,国外的商品已经开始走进了咱们的市场,如果还和以前一样,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等到咱们的市场都被国外品牌占领的时候……”
众人猛地惊醒。
“天明,听说今天你给那些各地的代表上了一课?”
晚上回到酒店,卢源把李天明叫到了他的房间。
“您快别臊着我了,都是领导,我哪有资格给人家上课,就是……随便聊了几句。”
卢源闻言笑道:“你随便聊几句,都传到上面领导的耳朵里去了,知道领导是怎么评价的吗?”
“咋说的?”
卢源模仿着四川口音:“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在功劳簿上躺的时间太久喽,太舒服喽,忘记了站起来在去看看周边世界都变成了啥子模样,天明同志说得好,一声声振聋发聩,就是要让我们的某些同志,脑壳好好的清醒一哈,要不然,我们和那些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被拉得越来越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