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262章:长舌吠犬!对武将要动嘴,对言官要动手

第0262章:长舌吠犬!对武将要动嘴,对言官要动手

    第0262章:长舌吠犬!对武将要动嘴,对言官要动手 (第1/3页)

    几乎一日之间。

    沈念那句“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和“百姓拥护,才是护卫大明最强大的力量”便传遍了京师各个衙门。

    这两句话看似通俗浅显,却契合天下底层兵卒心理且有凝聚民心之效用。

    而能传播如此之快,显然是小万历的授意。

    前一句话,被文武百官解读为此乃小万历要告知天下:日后“将之子孙为将,兵之子孙为兵”的普遍规律将会被推翻,唯军中有才者取之。

    后一句话,则一直是当下新政的主基调,即:得民心者得天下。

    小万历不但将沈念的这两句话传出,同时还命兵部将沈念在精武学院的文训讲稿传到九边重镇。

    一方面,他为向百官证明自己主导筹建“精武学院”是一项影响深远、能有效提高大明军事实力的正确行为。

    另一方面,他欲彰显皇权,已表达出要将天下军权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想法。

    ……

    内阁值房。

    张居正也看了沈念的文训讲稿。

    “子珩还是有大智慧啊!有子珩在,九百兵卒日后绝非陛下之私兵也!”张居正轻捋长须说道。

    别人看不出沈念文训讲稿的特别之处,张居正却一眼看了出来。

    沈念一直都在强调,九百兵卒的目的是保护整个大明,为他们灌输的是卫国护民思想,而非让他们成为小万历的私兵。

    如此,这九百兵卒成才之后,才能有大建树,而非对小万历唯命是从。

    这也契合了沈念一直提出的“民为贵”思想。

    张居正能想到这一层,是因小万历这两年来,将内帑之财看得比太仓库之财更重要所致。

    一位明君,绝不能为皇家而不为公家。

    小万历在这方面的觉悟非常低,仍需要着重教育。

    至于小万历,绝对不会想到这一层。

    因为在他眼里,大明即皇帝,沈念所言的保护大明,就是保护他。

    ……

    眨眼间,到了七月份,《万历民鉴》第二期即夏季刊,正式出炉。

    此刊一经发布,便使得京师与地方诸多小报闻声而动。

    因此刊内容真实,少有歌功颂德的官样文章,外加聚焦民生民艺,使得天下百姓颇为关注。

    诸多识字的百姓甚至将其抄录放入家中,不时翻看。

    这导致,但凡街头小报之内容涉及此刊,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解读,便能畅销。

    许多连举人都考不上的穷秀才,写解读此类文章获得稿酬,都能大赚一笔。

    朝廷对民间街头的多样化解读,甚至对一些政策的抨击,都未曾干预。

    因为这都是真实的声音。

    要比那些类似“沈念是张居正的私生子,李太后与张居正有说不清的关系”之类的谣言要强多了。

    当下的朝廷,渐渐开始允许书生士子们自由发声,且尺度越来越大。

    但必须是发出真实的声音。

    造谣者,依旧在厂卫严厉打击的范畴之中。

    ……

    七月十四日,近午时。

    一条消息在京师各个衙门流传开来。

    “兵部尚书兼山西巡抚方逢时,以‘斩首万余级,拓地七百里,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之理由,上疏为辽东总兵李成梁请封爵位。”

    此消息一出,立马成为京师各衙门热议之话题。

    大明一朝,武将封爵,条件极为苛刻。

    非不世之功而不封。

    其中基础的硬性条件是:斩首两千级以上,或内部平乱有大功或有拓边之功,才能进入封爵的讨论范围。

    当下,九边总兵包括戚继光在内,无一人有爵位。

    但是,李成梁却符合“开边封爵”之传统,将其纳入封爵讨论之中,并无不妥。

    兵部尚书方逢时所请,合乎规矩。

    不过军功也只是一方面,能不能封爵,主要还是看朝廷的决定。

    一些反对此奏疏的官员,担心一向支持李成梁的张居正会立即撰写票拟,做出同意的决定,当即午饭都顾不上吃,纷纷撰写奏疏反对。

    反对之激烈程度,令沈念都感到不可思议。

    通政使司前厅的大门都被一些性格急躁的官员挤坏,不到两个时辰,反对奏疏便达到了近百本。

    除了科道官,六部、翰林院、大理寺等衙门的官员,皆反对李成梁封爵。

    理由有:李成梁为邀功多次虚报战功,曾杀害无辜流民与女真部落平民,甚至将小规模冲突夸大为大捷,冒领奖赏;李家子弟多任要职,克扣军饷,垄断贸易,使得辽东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