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荆州耻,犹未雪,夷陵恨,何时灭? (第1/3页)
舟船为营。
江天为阵。
汉军舟船浩浩荡荡而来。
滟滪关前,吴军戍卒如临大敌。
唯前将军潘濬神色从容,临风负手立于滟滪关寨墙之上,颇有几分儒将风采。
举目远眺仍数里以外见首不见尾的汉军舟师,又将目光收回关前江滩之上。
这位大吴九卿之首,太常前将军心中并不慌乱,反而为之大安。
早在去岁九月,大江尚未进入枯水时,他便令滟滪关民夫掘开上游引水沟渠,把江水逼入浅滩当中,使江水倒灌到岸边硬地,又从各地运来大量的淤泥。
一月之间,关前平阔的沙石江滩成了尺余深的淤泥沼泽。
进入枯水期后,大江水浅,这片淤泥沼泽经过两三月的风吹日晒,表面逐渐硬化,他又命人以一层薄薄的江沙覆于其上。
如今已是初春时节,大江较冬日稍稍涨水,使这片看似硬地的沙滩覆上了一层薄水。
在江水舟船上远远观之,仍是沙滩硬地。
由于三峡沿线水流湍急,大江含泥量本就很低,沿岸数百里间根本没有什么泥淖之地,潘濬相信,不会有汉军能够料到,此地竟会有一片人造的淤泥沼泽等待着他们。
毕竟,这里曾是汉军地界。
汉军对这座滟滪关的了解,绝不比他这个刚到巫县前线不过半年的人要少。
而实际上,他人为营造出来的泥淖滩涂,一个全副武装的甲士一脚踩下去,完全能直接陷到膝弯,而后拔足难前。
滩涂泥淖当中,他又命人暗钉鹿角、铁蒺藜,尖头没入泥中尺许,既看不见,也拔不出。
专等汉军跃舟踏来。
时值正午。
大雾几已散尽。
来自深涧关、虎跳涧求援的烽火狼烟漫山遍野,冲天而起,而滟滪关未曾发一兵增援。
如今,汉军水师终于在没有岸兵步卒掩护的情况下顺流而下。
在水流湍急、礁石丛生的大江之上,再想逆流折返,便是难之又难且极具风险的事情了。
参军邓玄之由衷赞叹:
“想不到蜀军竟真敢在没有陆军步卒掩护的境况下,单以区区水师顺流东来。
“不过…若非太常料敌于先,识破蜀军声东击西之策,又有我等常人所不能及之定力,我大吴恐怕就要中了蜀人这弄险诡计了。
“如今我大吴准备万全,倒要让蜀人看看,什么叫不自量力!”
对于邓玄之的自信言语,潘濬虽置若罔闻,不动声色,但暗里确实对自己的布置有十足信心。
旁的都不去提,仅仅滟滪关前这道泥淖险滩,便能一挫蜀军水师四五成锐气。
若蜀军步步为营,水陆并进,这道泥淖险滩或只能起阻敌之效。
可如今唯有水师单至,那么便有机会如他前两日所筹谋那般,凭此杀蜀军一个措手不及。
“既来之,休走之!”潘濬直身正色,抖擞精神,江风吹来,苍髯猎猎,为他增几分肃杀之气。
大江之上。
汉军千帆塞江。
在江心一块突兀的礁石前,不知数十还是数百艋艟、斗舰分列于左右绕开,最后又合于下游一处。
五里。
三里。
二里。
吴军严阵以待。
潘濬神色愈发凛冽。
隐隐约约,他听到了什么声音。
正皱眉疑惑之时,汉军舟师已趋至一里以内。
那隐隐约约、似有若无的声音随着汉军趋近,越来越响,潘濬大约听出来,似乎是蜀人战歌,而就在他将要听清这歌究竟在唱什么时,大江却陡然间沉寂了下来,所有唱吼呐喊之声全部消失。
汉军千帆尽鼓,桨橹齐摇。
轻便迅猛的艋艟斗舰,顺着大江激流,以奔雷掣电之势,向吴军的江防险滩冲击而来!
“弓弩准备!”潘濬大吼一声。
滟滪关前,吴鼓密集响起!
而就在吴鼓刚刚响起之时,陡然之间,潘濬却是闻得江面上突然响起一道鬼哭狼嚎的吼声。
“荆州耻,犹未雪!”
“夷陵恨,何时灭?!”
“吴狗!”
“吴狗!!!”
“血债须得血来偿!!!”
此声苍老,却遒劲有力。
当潘濬错愕厌恶之色刚起之时,汉军舟师,万声尽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