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辩论战争,半夭折的第二套方案 (第3/3页)
的准备。”
“我倒要看看,进入珠日河之后,红军的主力还能剩多少。”
“是!”
众人齐齐立正,高声回应。
陈默又看了眼后勤连长梁红杰,对着他招了招手:“老梁,你去医疗分队通知一声,就说王师长来咱们这做客了。”
“王路一是王师长的千金,这好不容易隔着上千公里,过来咱们这视察工作,不能让人家父女两人见不着面。”
“给王路一放两天假,去吧。”
“是!”
梁红杰回应一声,尽管他有些奇怪,秀才为什么说王师长是过来视察工作,那人明明是他们铁甲团的俘虏啊。
但命令就是命令,一字不落的去执行就对了。
看着老梁脚步匆匆的离开。
陈默笑了笑,继续朝着宿舍走去。
他之所以安排王路一过去导演部,陪着王松合呆两天,自然是有原因啊。
首先,人家是一家人,于情于理,这淘汰了也没事干,见见面咋了?
就算是导演部也不会说什么。
其次,你老王不是想把人调走吗?
我就让你带着闺女看着,红军是怎么一步步输给铁甲团,还是当着京都军区参谋长的面,输了这场演习。
陈默就不信。
这种情况下,他还好意思跟军部的人说,要把闺女调回去?
人不是不能放,除非当事人自己跑过来,说想去内地轻松一些的岗位,或者说要换个好一些的环境。
否则,陈默这种抠门抠的骨子里的类型,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兵,被人随意调走。
当爹的也不行。
反正陈默觉得,他自己是不太好意思,去找打赢自己单位的人,厚着脸皮签调令。
尤其还是在短时间内。
。。。。。。。。。。
伴随着红军指挥部被斩首。
导演部这边。
徐鸿,徐武安两人,看着他们仨垂头耷脑的走进导演部大厅。
徐参谋长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但最终还是没有吭声。
主要是他又能说什么呢?
自己既不是金城军区的人,蓝军也没有违规操作,人家凭本事抓了几个大个的俘虏,没有按照演习规则,捆着手,丢到淘汰营地严格看管起来,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徐鸿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王松合也自知这次丢了人。
他全程黑着脸,一言不发的带着自己培养的两个老将,做到大厅最后排,盯着红蓝军部署。
没错!
铁甲团作战,他不是第一次站在中立的角度去观战了。
但特么的,每次都能带给他意外的收获。
跟装甲七旅打的时候硬拼了,跟188战突师打的时候,同样硬拼了。
和27军打,东线的主力不还是分拨硬拼?
怎么就轮到61师时,这小子歪门邪道这么多呢?
铁甲团目前毫无疑问,走到了信息化的最前列,老王是打算先学习学习。
其实,他心里,同样不认为61师能赢了。
只是不知道,具体怎么个输法。
此时,远在天水坐镇的61师政委方勇,原本他的职责,是在大后方负责整个师的物资调度,跨越上千公里,源源不断的供给到前方战场。
属于红军最坚强的后盾。
这一战,金城军区21军和47军的人都在关注,无论如何,都不能出现岔子。
31日上午十点,眼看着距离第一批红军主力,抵达车站只剩三个小时。
红军按照预定计划,第一波针对蓝军的进攻就要在五个小时后打响。
可不知道为什么,指挥部的电话,却始终打不通。
“指挥部还联系不上吗?”
天水师部指挥室内。
方勇来回踱步,脸色焦急。
“报告政委同志,指挥部从夜里就联系不上,到现在已经超过了八个小时。”
“我们的侦察兵到达指挥部附近,没有发现蓝军的踪迹,但也没有发现秦师长他们。”
“那八成是出事了。”
方勇皱了皱眉头,强行让自己平静下来,这半天的时间,他已经询问各单位不下十次,无非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罢了。
“先压住指挥部失联的消息,告诉各单位,就说指挥部有新的作战命令。”
“同时,启动第二套指挥方案。”
“命令参谋团所有人员,就近在二连市集合,重新成立指挥部。”
“命令!走陆路的182团和183团,以及炮团,下高速后不用汇报,第一时间前往预定地点,针对蓝军发动进攻。”
“务必保证将蓝军的主力,全部牵制在珠日河,绝对不能让对方有精力,拖延其他单位的机动时间。”
方勇已经有些乱了方寸,他虽是政委,负责政工方面,指挥打仗也不是不行。
但问题在于时间太短了。
蓝军既然斩首了指挥部,那就没道理对红军的部署一点都不了解。
眼下,最重要的,是让走高速路的机动部队,哪怕冒着难以承受的战损,也得把蓝军主力给困到珠日河范围内。
尽可能拖住,不让他们有其他的动作,否则,后面更没法打。
“命令182团,以重装连为战斗核心,辅助直升机大队,从正面针对珠日河发起突击。”
“183团的主力在集宁折损了一部分,让他们在左右两翼集中使用装甲步战车,高速机动。”
“炮团,跟在后方尽可能保住机动队。”
“要求!”
“在突击战斗打响前,形成针对蓝军所在的珠日河地区实际合围形式。”
“师直属火箭弹营,进入战斗值班,配合师侦营进行炮火引导,在主力接近蓝军阵地前,进行火力洗地,重点打击蓝军通讯,雷达,电子战等核心部分。”
“另外,警卫连押送弹药后勤车辆,间距两公里,以阶段分散式保障此次进攻。”
“.”
红军的进攻命令下达。
方勇说的隐瞒指挥部被斩首的事,实际上也算命令,只能针对下面战士隐瞒,团级指挥根本瞒不住。
而他下达的指令,短时间内,也没办法更加细致。
细化的事,需要交给各团,比如在实际突击战斗中,处在整体集群动链战斗队形的先锋波次序列,该怎么安排,怎么推进。
包括战损补位机制,各团主力实际战斗打击面,突击指导方案等等,这些在临时部署中,根本没办法细分了。
交代完这些进攻的大致部署。
方勇急匆匆的叫来61师的副师长,将坐镇大后方的任务,交给对方。
他自己则是紧急出动,前往二连市,第二套预案中的指挥部汇合。
红军总指挥,师长,参谋长全部失联,那就只能他顶上去了。
与此同时。
天水师部一架直升机升空,这个情报,很快被隐藏在附近的蓝军侦察兵发现。
第一时间传回铁甲团。
汪建斌得到情报,猜到红军那边很可能是再次出动有分量的人,主导接下来的指挥。
可这种信号源没办法追踪,涉及区域太大了,只能调动军用卫星尝试锁定。
同时下令沿途所有蓝军侦察兵,关注半空路过的直升机,及时汇报对方方位。
看看能不能再端一次指挥部。
下午一点。
陈默被叫醒,红军的主力终于陆陆续续开始抵达车站。
可他们并不清楚。
沿途已经有数个执法队,正在查过往车队,这还只是大路。
小路更狠,成批成批的当地牧民,翘首以盼的等着车队过来。
在几十里或者十几公里外,铁甲团工兵连伪造了不少塌方,泥石流现场,并且周围都有雷区。
包括高速公路,同样有路政的人开始设点拦路。
红军的第二套方案,还没下达到各单位基层。
就夭折了差不多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