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停战,这是比谁的支援更狠啊 (第1/3页)
蓝军机场东线的战场基本落幕。
军直属坦克营和235旅摩步营,以步坦协同的作战方式,不断追击剩余红军主力。
因为东线不单单有机步旅,同样有其他单位安排过来的炮营,摩步营,装甲营,搭配辎重区,红军野战医院,前沿指挥所。
总兵力能过万。
不过这些火力,在陈默眼里,那就跟杂兵差不多了。
没有旅级主力,对方很难配合南北线红军的主力,形成夹击。
蓝军营回撤。
就是为了防备红军盛怒之下的反扑。
陈默这边下令回防。
李杰站在机场指挥室内,整个人呆若木鸡,久久无言。
他正在试图消化这场作战,带来的震撼。
如果说他在蓝军中,拥有最佳的战略眼光,可以调动现有主力,尽可能从整体拖住敌军,延缓敌军攻势,从而寻找转机。
那么陈默,就是天生的战术大师,擅长剑走偏锋,奇谋胜天。
李杰还真不是自吹。
27军这么多单位,唯独摩步235旅被划分到蓝军,从个人能力,指挥才能方面。
毫无疑问,是要超过摩步80旅的金旅长,和机步旅的杨旅长。
否则的话。
唯一的蓝军主力旅,就不会是235旅,而是其他单位了。
他之所以钦佩陈默的战术安排,还真不是说陈默有多聪明。
而是整个蓝军有四个大校级参谋,针对战局定下各种作战策划。
他们四个若是放在古代,对比陈默的级别,说是顶级谋士都不为过吧?
而陈默作为一个指挥官,竟然能摒弃四个大校顶级谋士的战术推演,坚持自己的判断,从而实施。
先不论战果。
光是这份气魄,别说整个蓝军了,恐怕整个27军指挥官里,都没有几个人能够拥有。
这才是他最震撼也是最钦佩的。
如果没有直观的感受,可以换算一下。
一场战役,李杰作为总指挥,让京都军区,金城军区,金陵军区,羊城军区,四个大军区参谋长过来联合制定战略部署。
让李杰在这四个人的部署中,跳脱出来,决然断定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并且让他去实施。
试问一下。
自己敢吗?有这个魄力吗?
答案是肯定不敢。
并且他也有没有这个魄力。
所以,才会更佩服陈默的战术眼光,和坚定执行自己想法的勇气。
至少,他不具备这些。
包括平城指挥部,王松合,魏晋安,唐浩东,甚至严忠义,都是一阵无言。
尤其是严老头。
作为京都军区领导班子里,以脾气闻名的暴躁老头,向来严厉治军。
而今,却坐在平城指挥室,默默的抽着烟,一声不吭。
咋吭啊?
战前他特意叮嘱陈默,可以电磁干扰,,但不允许入侵,更不允许在通讯频道唱歌念诗词,动摇红军士气。
这点,人家做到了,没毛病。
他说不允许搞电子欺诈,不能让红军雷达看到敌军主力突进到家门口,扰乱红军部署。
这点,陈默也没犯规。
虽说如今的蓝军营,已经不具备电子欺诈的能力,但没干就是没干。
至于战术欺诈,把家禽拉到战场上,这谁特么能想到啊。
连严忠义自己都没想到,仗特么的,还能这么打。
更没想到陈默这小子,居然战前虚晃一招,公开叫嚣去灭80旅。
结果,现在80旅活的好好的,除了有些狼狈,并未战损减员。
反而是准备给蓝军施压,避免蓝军主力出动的红军机步旅被灭了。
连旅长都被一炮报销。
严忠义还能说什么?
原本他规定不允许电磁入侵,不允许电子欺诈,已经算是自身违规了。
信息化部队,不让搞这些,那就跟要求机械化部队到了战场上,战车只能走直线一样。
属实是有些过分。
陈默避开了所有战前明令禁止的行为,依旧四十分钟,抹掉红军一个主战旅。
打垮东线红军主力。
严忠义已经没话可说了。
。。。。。。。。。
另一边。
京都视频电话会议现场。
这里的氛围就跟珠日河蓝军指挥部差不多,连他们这帮推动整场演习的人,都没想到,红军在兵力,地形,天时,地利全面占优的情况下。
开战就被端掉一个主战旅,南北主力被牵制,蓝军空15师从晋北出动,炸掉了红军大后方五分之一的辎重。
伤亡不可谓不惨。
至于动用家畜什么的,在场的人倒是没觉得有任何问题。
只要蓝军跟地方的民众达成一致,充当临时演员,不闹出纠纷,那就没事。
打仗嘛。
若是所有指挥官都秉持着底线,以客观的态度去面对真正的战争。
那么,他们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真正的敌人,会用到的战术,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在场的人,又有谁不是从枪林弹雨中杀出来的?
怎么可能在乎这点小事。
看着蓝军营的主力回撤,红军忙着掩护大后方辎重,空15师和空7师战斗编队,在珠日河上空狗斗,争夺制空权。
金城军区总指挥庞海峰略微沉吟后,声音低沉道:“诸位,我建议这场演习可以叫停了。”
庞海峰是主张辅战路线的人之一,但他毕竟职位不同,主张辅战,也是不想学习京都军区那种,为了一个实验单位,拉低其中一个军区的发展。
毕竟,金城军区下辖一共就两个军区,一个47一个21。
拉低任何一个,都太伤了。
辅战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机械化改革,和信息化实验同步进行,并且互相不扯后腿。
只是现在,他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体系强就强在装备代差,辅战和主战都可行,这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辅战单位对于指挥官的要求不高。
而主战,或许更厉害,但对于指挥官的要求太高了。
因为,有陈默带的蓝军营,和没有他带领的蓝军营,战斗力很可能出现两级反转。
依旧强,但绝对不会这么离谱,收拾主战旅跟玩似的。
单一的对抗,根本没法打了。
这也是王松合担心的原因之一,体系很多时候不能代表人啊。
庞海峰能看出问题出在人,而不是出在体系。
在场的人,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我建议停战,蓝军部队的强悍,是由装备构成这不假,但指挥官的作用,占比同样不小。”
“蓝军营新式99坦克,卫星,陆军指挥系统,电子对抗大队,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在取得相对制息权之下,蓝军整体根本无惧和红军硬碰硬对撞突击,他们多单位条件作战通讯,命令,信息,反应动作频率,比处在机械化,仅仅只是接触信息化阶段的红军更强,基本没什么争议。”
“继续打下去,红军必败!”
庞海峰微微摇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这之前。
谁也没想到,其实两个体系谁强谁弱,压根不在体系本身,只是在于对指挥官的要求。
毕竟,他们这帮人,谁会特意去看一个营级干部的指挥能力?
今天,算是直观的体会到了。
“停战不合适,这相当于否定了红军所有的付出,不合适。”
金陵军区代表之一,沉声回应,驳回了庞海峰的建议。
“那就把蓝军营那个小子撤下去,让他歇着,换个指挥官担任蓝军总指挥不就行了?”
暴躁派的代表开口。
只是他这建议刚说出口,当即一双双目光投过去,众人眼神里充满了鄙夷。
没错,就是鄙视。
从来没听说过,因为谁打的好,打的过瘾,打的敌军招架不住,而把指挥官给撤下来的道理。
如果真这么干,北国利剑A军演的意义在哪?
红军兵力,天时,地利占优的时候,怎么不把红军的主力撤一些?
如今蓝军刚刚凭借战术操控,占点上风,就要撤人。
别说他们不同意,恐怕京都军区的代表更不会同意,不掀桌子都算是脾气变好了。
不过,这种建议虽不可取。
但停战有人提了,撤换也有人提了,这场演习本质上只是京都军区的人参与。
最终决断,肯定还是要京都的人来拍板。
总指挥傅宏毅,看到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他这边,傅宏毅略微沉吟一下,坐直身体道:“停战确实不合适,撤换想都别想。”
一句话定下态度。
他继续道:“针对刚才演习的状况,我说说我的想法。”
“首先,我同意老庞的观点,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