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夏辽血战,大宋亮剑(求月票) (第2/3页)
单的家族了。
而且顾氏本就想的是晚年辉煌。
此举只要成功不仅仅可以让九州在短期之内获得利益,且从长远目光来看,亦是会加强顾氏的功勋。
这又何乐而不为?
至于此举会不会给顾氏带来灾祸,顾易倒也并不怎么在意。
对于如今的顾氏而言——
就算是皇权其实同样也十分难以威胁到顾氏的存亡。
除非这个皇帝愿意豁出去一切。
当然,能做出这种事的皇帝,其实也压根不在乎什么政治信誉了。
至于其他人.
顾氏就压根无需在意。
可以说,这无论是对九州也好,亦或是对整个大宋也罢,都算是最好的决定了。
光凭着如今事态的发展便能看的出来。
无数百姓迁往大宋,就算辽国能够拦住一些人,但终究不是全部。
而随着这些人流入大宋。
那对于大宋的国力,便是再次的增强!
而顾睿对于这些人安排的同样也是十分妥当,除却几基本的开垦以及茶山工坊区等地,之外的便将其安置在了边境,可谓是一举多得。
此举同样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种种传闻几乎在顷刻之间便传向了整个天下,让所有百姓都得知了迁往大宋便会获得一丝活路。
不仅仅是辽国的百姓,同样还有西夏的。
尤其是那些受灾严重之地!
虽然西夏此次开战确实是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但这些受灾最为严重的百姓们可不会去管别的。
他们,只想要一条活路!
隆和十二年,五月。
漠北。
嵬名律令不惜代价,强攻拿下辽国漠北重要据点栲栳泺,缴获大批辎重。
此战的影响之大丝毫都不亚于一次正面的大战。
因为此战拓展了在漠北的立足点!
这对于一场国运之战而言,可谓是极其的关键。
可惜的就是嵬名律令虽然胜了,但付出的代价却也不小。
对于此等重地。
辽国的防备极深,同样是留下了不少的西夏人,且最关键的是,此战之后,辽军残部化整为零,不断袭扰其漫长粮道,致使西路军东进步伐被严重迟滞。
这是以空间换时间的打法!
虽失一城,却成功将西夏西路军拖入消耗泥潭,使其未能与东路形成合力,西线战略意图初步达成。
这同样也十分关键。
若是换做其他城池的话,相比之下这对于辽国而言就一定是赚的。
只可惜,栲栳泺实在是太过重要!
纵使是再怎么样,对于辽国而言都算是亏的。
因为西夏军可能突破他们如今的防守,但以他们的实力,却很难再次夺回栲栳泺了。
六月,潢水石桥。
大战依旧。
不,这可谓是此番开战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战。
或许正是因为栲栳泺的丢失,再加上百姓们不断迁徙,这也导致了辽国宗室这些人对于百姓的压迫越来越甚,自然而然也掏出了更多的力量进行防范。
西夏“铁鹞子”重甲骑兵反复冲阵,血战三日后终于在辽军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占据了石桥北岸桥头堡,兵锋距中京又近一步。
双方在这期间所损失的人马不下于两万人。
整场大战,西夏与辽国之间的所有精锐几乎全都被掏了出来。
尸体堆积如山,断枪折箭插满大地。
战马垂死的哀鸣与伤兵的呻吟交织在一起,有人肠肚流淌在外仍挣扎着往前爬行,在血泥中拖出长长的痕迹。
整个战场之上,遍地哀嚎之音。
然而,对于西夏而言,此胜代价巨大,但最精锐的铁鹞子折损严重,同样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辽军虽再次后撤,退守城寨,但主力未溃,将士凭城依寨,死战之心未泯,仍牢牢扼守着中京最后的屏障。
同时间,辽国宗室同样也在不断的派遣使者赶赴大宋。
他们如今是真的已经到了绝境。
割土岁供加倍.甚至是给与人口,俯首称臣。
一个个平日里压根不可能会出现的说辞皆是被他们给抬了出来,且还十分的认真。
他们已经彻底被逼到了绝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