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32章 顾瑾薨(求月票)

第32章 顾瑾薨(求月票)

    第32章 顾瑾薨(求月票) (第2/3页)

心中同样也是有些五味杂陈。

    乱世显然不会如此结束。

    留给顾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最关键的是,顾氏第二十六代子弟之中,没有一人能够超过顾瑾。

    包括赵德昭的子嗣同样也是如此。

    纵使在获得顾氏教育的情况之下,此子的能力都同样十分的不堪。

    光凭着这一点,便足矣说明当前的时代充满了太多太多不确定性。

    而这也终究是旁人难以干涉的。

    顾易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自己到底要不要下场亲自操控,参与其中。

    但在仔细深思之后,他又放弃了这个选择。

    至少在当下,这绝对不是最好的时机。

    顾氏所引起的变数已经足够多了。

    就连顾彻在他的帮助之下,如今都还未曾出现意外。

    而只要顾易亲自下场。

    那对整个顾氏的掌控力瞬间便会变低,纵使他能够帮助大宋继续扩大影响,但对于顾氏乃至于整个九州而言,也绝对是亏的!

    要知道,从某些意义上来看,顾氏如今已经算得上是代表了整个九州。

    若是顾氏在一些事情上都开始停滞不前了。

    那对于整个九州而言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打击!

    这绝对不是顾易下场的最好时机!

    时间匆匆而逝。

    统元十二年,四月。

    顾瑾正式返回了开封,赵德昭仍是那般作态,为顾瑾举行了盛大的欢庆仪式,包括让顾瑾主持祭祀,要将此番的种种告慰给赵匡胤。

    对此,顾瑾并未拒绝。

    ——当然,顾瑾倒也并未放弃对于朝政的治理。

    纵使他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

    但他这种人就注定是不可能停下脚步的。

    赵德昭其实也劝说过顾瑾,想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千万不可出现任何的意外,但终究也是劝不动顾瑾。

    祭祀之后,日子仿佛再一次回到了昔日的状况。

    顾瑾就在整个太傅府中,处理起了各地的政务,以及对燕云之地各种政策的更改。

    值得一提的是——

    这一次,顾瑾终是一点点的放开了对于玉米的限制。

    时机已经到了。

    其实以目前的局势,就算他再怎么限制也不可能影响到玉米的流出了。

    相反,将此主动解除限制,却是能够更加引出更多的百姓迁往燕云之地。

    顾瑾不可能进行强行迁徙。

    大宋当前各地之间的联系极深,尤其是工坊区的存在更是让百姓与当地的感情愈发深厚,强行迁徙所带来的种种问题都不是轻易可以磨合的。

    顾瑾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来引导百姓。

    而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随着消息逐渐传开之时,各地之间皆是有着不少的百姓赶赴到了燕云之地之中。

    而对于这些人,顾瑾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将可耕种的土地分给了他们。

    并且依靠着燕云的地域特色,将其规划到大宋当前愈发成熟的交易体系之中,让其进行良性循环。

    当然,这其中自是免不了御史台的参与。

    顾瑾甚至是将部分官员任免权都交给了御史台。

    纵使他也知道御史台的权利确实已经太大了,但这一点也终将在所难免。

    赵德昭确实不堪大任!

    而他自己的年龄确实已经太大了。

    御史台是唯一一个能够帮他分担压力的存在,也唯有这样做才能让各项政策在大宋畅通无阻。

    顾瑾也只能避免御史台出错,尽可能的让整个御史台都在顾氏的掌控之下。

    ——这是唯一能够让他安心之所在。

    时光荏苒。

    统元十三年,五月。

    赵光义薨于开封。

    这个赵宋最顶尖的宗室在一片安详之中逝世。

    他完成了自己的志向。

    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燕云重归到了大宋的怀抱。

    这与原本历史之中的他完全不同。

    虽然没有坐上那个位置,但却也免除掉了太多太多的争议。

    最起码,如今的他实现了自己的志向,在后世的青史之中,同样也不会留下那么多的争议了。

    而这对于大宋而言,们同样也仿佛是一个信号。

    一个时代似乎正在随着时间而渐渐逝去。

    顾瑾对此也是颇为的伤心。

    倒也并不是因为别的。

    只是因为,于顾瑾同一时代之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其实对于赵光义,顾瑾一向都没有什么防备。

    从始至终他都未将此人当做自己的对手,更别说这赵光义后来还凭借着自己的身份帮助过顾瑾。

    纵使昔年有着再怎么样的摩擦,都早已在岁月之中被抹去了。

    他这是在为与自己有着相同志向的老友而感伤。

    朝廷上下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息,这并非全因赵光义,更是因为所有人都清晰地感觉到,顾瑾也老了,一种如同古木将朽般的气息无法掩饰地笼罩着他,进而影响着整个庙堂,乃至天下。

    顾瑾对此似乎并不十分在意。

    他一面尽力调养身体,一面更抓紧时间处理政务,为大宋遴选、培养可用之才。

    同时,也密切关注着燕云之地的点滴变化。

    在顾瑾一系列政策的滋养下,历经战火摧残的燕云大地,终于开始缓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