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7章 定中原,赵匡胤崩(上)

第17章 定中原,赵匡胤崩(上)

    第17章 定中原,赵匡胤崩(上) (第2/3页)

机会,纵使不能亲自攻破太原也要参与到其中,蹭上这么一分的功劳。

    短短数月时间,局势彻底扭转。

    宋军转攻为守。

    整个北汉境内,由双方僵持的局势瞬间便转为了一边倒下的趋势。

    但哪怕就是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

    顾瑾却仍是没有心急。

    他仍是使用着各种手段让敌军坚信宋军已经彻底大乱了,继续引他们冒险深入,通过太原附近的地势来不断地分割敌军。

    山、河等一切地势,都被顾瑾算入其中。

    同样,他也是在用这种手段来逼迫耶律贤杀了王应琛。

    他早已收到了辽国传来的消息。

    这同样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尝试。

    王应琛绝对是个变数。

    此人集儒法黄老等显学之大成,以法治国,以儒、黄老等学派抚民。

    若是能够除掉此人,对于大宋而言。

    绝对不亚于打了一场大胜仗。

    因为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整个天下之间能够与大宋对弈的,也只剩下了辽国。

    若是能够除掉王应琛,那对辽国所造成的打击将会远超以往!

    上京临潢府,丞相府。

    与往日门庭若市的景象不同,自那一日起,整座丞相府便仿佛成了大辽无人敢近的禁地,再无人前来拜访王应琛。

    他触动太多人的利益,自然不会有什么盟友替他说话。

    可王应琛却始终未见急迫,只是终日静坐府中读书,仿佛全然不在意自己已置身于生死边缘。

    然而这一日,丞相府的寂静终于被打破了。

    随着一辆马车缓缓驶至门前。

    守门的侍卫一见来人,顿时低头屏息,不敢作声。

    耶律贤径直走入府中,身后几名内侍抬着一箱奏疏紧随其后。

    “看看吧。”

    甫一见面,不等王应琛行礼,耶律贤便摆手命人将奏疏尽数堆在他面前,语气平淡地说道:“你说,朕该不该杀你。”

    王应琛眼神微动,虽早已猜到奏疏内容,仍恭敬地取过几封细看。

    片刻后,他起身跪下,从容应道:“陛下不必杀臣。”

    “此战若胜,臣自当以死谢罪。”

    他语声平静,即便谈及生死,眼中亦无半分惧色,仿佛对局势的判断依旧坚信不渝。

    “开封急报——”

    耶律贤并未多言,只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掷向王应琛:“大宋朝廷已在准备国丧了!”

    这一回,王应琛终于神色微变。

    他拾起密信仔细阅毕,沉默良久,方再度开口:“纵然宋主真崩,此战也必是大宋之计!”

    王应琛的语气仍是十分的坚定。

    甚至是显得有些固执。

    见状,耶律贤终是再也压制不了自己的怒意,呵斥道:“难不成你当真以为,以你一人之命能够赎罪?”

    王应琛应声不动,仍是跪在耶律贤的身前。

    耶律贤是愈发的愤怒。

    虽然他明白王应琛的才能,但是在如今的一切状况看起来,王应琛都确实是耽误了辽国的战机。

    他一时之间也是根本捉摸不清。

    “你!!”

    他本能的呵斥了一声。

    但还未等说出口,王应琛终是有了动作,再次认真朝着耶律贤一拜后,缓缓开口:“陛下!”

    “臣,自是知晓此乃我辽国战机。”

    “但其亦是风险。”

    “我辽国刚刚渡过大乱,臣得陛下信任,竭力整顿朝纲,但乱事始终不决。”

    “此战若败,我辽国当清矣。”

    王应琛语气十分的严肃。

    他自是知晓刘继元的种种动作,但却始终都未曾干涉。

    这就是王应琛的狠辣。

    赵匡胤以自身为饵,顾瑾将矛头对准了他,但他同样也是再以自身为饵,想要借助顾瑾的手来肃清朝中那些余孽。

    他不是顾氏,耶律贤也并非是开国之君。

    再加上辽国的政治架构摆在这里。

    王应琛想要彻底扫清辽国的所有余孽,唯有借助他人之手。

    虽然此举十分冒险,但对于王应琛而言却也十分值得。

    他十分相信自己对于局势的判断能力!

    而这,对于他接下来治理辽国,亦是一个十分大的帮助。

    王应琛深受顾氏影响。

    他所注重的从来就不是短期的利益,而是长远的目光!

    听到这话,耶律贤自然也是立刻便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整个人的眼神不由再次一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