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3章 托付一国,前所未有的改变(求月票)

第13章 托付一国,前所未有的改变(求月票)

    第13章 托付一国,前所未有的改变(求月票) (第2/3页)

音坚决如铁:“陛下何出此不祥之言?”

    “更岂可复行兄终弟及之古旧故事?”

    “此议绝非大宋之福,实乃祸乱之源啊!”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言辞恳切而犀利:“陛下岂不闻唐末以来,皇位传承一旦失序,便是骨肉相残、国祚倾覆之始?”

    “兄弟相承,名分难定,则祸患必生于肘腋之间!”

    “远有春秋时宋宣公传弟不传子,致其后数十年宋国内乱不止,五世不休,公室喋血,国势日颓。”

    “近在本朝,若陛下行此策,恐他日德昭太子与晋王一系,将何以自处?”

    “非但不能保全宗室,反种下萧墙之祸根!”

    赵德昭是赵匡胤目前的长子,也是大宋的太子。

    其如今也才十六岁的年纪。

    虽然在这个时代,十六岁已经不算小了,但奈何赵德昭性格有些老实,缺乏魄力。

    其实这或许也是赵匡胤会有这般想法的主要原因。

    在这大争之世。

    赵匡胤很难想象到赵德昭会有什么样的作为。

    他与原本历史之中的自己截然不同,当初造反登基时所说的一切也不只是单纯的为了那个皇位。

    赵匡胤是真的想要扫平天下。

    如今自己要死了,若是赵光义能够承继自己的事业,倒也没什么不可。

    眼看着赵匡胤仍是凝神不语,顾瑾再次轻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臣知陛下心意,但晋王绝非明主。”

    “晋王虽于国有功,有些许才干,然较之陛下之雄才大略仍是相差甚远。”

    “且其性矜功自傲,城府深沉。”

    “于此间大争之世行此之事,定是祸乱之源。”

    “且陛下乃开国之主,当为万世立纲常、定法统!”

    “父死子继,天经地义,此乃杜绝觊觎、稳固国本之磐石。”

    “若陛下当真行兄终弟及之事。”

    “倘若他日,就算我大宋当真扫平天下,后世之争又岂能断绝?”

    赵匡胤的眉头越皱越深。

    顾瑾紧紧的盯着他,深深的拱手行礼:“况且,陛下难不成是不相信臣嘛?”

    他的这句话说的极轻。

    但却终是让赵匡胤立刻回过了神来,略显复杂的眼神之中猛地便闪出了一丝精光。

    相比于赵光义与自己那没有魄力的子嗣而言。

    顾氏又岂能不是最优的选择?

    当然——

    这个最优的选择,并非是要将大位传于顾氏。

    他相信顾氏。

    纵使他这样做了,顾氏也绝对不会接受。

    这个选择,只是将这份希望交予顾氏。

    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更关乎大宋未来的国运。

    电光火石之间,这个念头自赵匡胤心中汹涌而起,再难压抑。

    他紧紧凝视着顾瑾,迎上对方的目光,重重颔首:“朕,明白了!”

    说罢,他径直取过案上笔墨,就在顾瑾面前挥毫书写起来。

    顾瑾惊愕地望着这一幕,不解赵匡胤意欲何为。

    而赵匡胤并未多言,直至最后一笔落定,方将那道墨迹未干的诏书递向顾瑾:“怀瑜,若朕离去之后,我大宋当真生变——”

    “汝可奉此诏,行废立之事,以定社稷!”

    “此诏非比寻常,乃传世之诏,永镇国本。”

    “自今日起,顾氏当永镇大宋朝纲,朕要你答应——宋祚不亡,顾氏不归巨鹿!”

    他目光灼灼,语气斩钉截铁,帝王威仪中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

    顾瑾双手接过诏书,神情骤变,心头剧震。

    他万万没料到赵匡胤竟然会做出这种选择。

    虽然在此之前,赵匡胤便已经许诺过了顾氏当为天下武宗魁首。

    但这种事,他又岂会在意呢?

    顾氏这千年以来已经经历的太多了。

    王朝更迭。

    一代人与一代君王之间的种种事,皆是顾氏不曾忘却的东西。

    甭说是顾瑾这个当代最为优秀的顾氏子弟了。

    纵使是其他人也都明白,一时只是一时,在这王朝更迭期间,顾氏终将辉煌与落幕。

    但如今这可完全不同了。

    赵匡胤给了明确的诏令!

    这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并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