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宋军北伐,前所未有的乱世(求月票) (第2/3页)
包括国内的大军培养等各个方面,皆是有着不小的增强。
此时,辽国皇宫之中。
“陛下,”王应琛立于群臣之前,神情严肃,向耶律贤拱手进言:“如今北汉朝廷动荡,若真让宋军乘机攻破北汉,我大辽便将直接面对宋军兵锋。”
“到那时——”
“不论图谋西域,还是经略辽东,都将再无可能!”
“臣恳请陛下,即刻出兵!”
“万万不可让宋军破了北汉!”
他的表情极为的严肃,再加上其及法家之大成本就凶名卓著,如今说起战事之时更是让整个殿内的气氛都肃穆了几分。
闻言,耶律贤也是立刻皱了皱眉。
他自是能够看出其中的轻重。
只不过让他全面支援外国,那自然还是有些不愿,他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丞相。”
“若是动兵助汉的话——”
“那我大辽进攻西域辽东之事.该当如何?”
他是不想就这样错过发展国力的良机。
耶律贤在原本历史之中的谥号便是景宗,更是被誉为辽国中兴之主,包括其再位之时,也是和北宋保持了一定时间的和平。
光凭着这一点其实便能够说明耶律贤的性格。
他善于用才。
相比于对外交战而言,他其实更希望不断发展辽国的国力。
“陛下放心。”
王应琛没有半点的犹豫,似乎是早已想好了一切,立刻便开口说道:“宋军虽强,但北汉地势本就易守难攻。”
“臣以为,此战之关键当为太原。”
“宋军若想破北汉,唯有突破太原。”
“而我军只需于关键之处对宋军造成威胁,或断其粮道即可!”
说话间,他更是直接让人取来了堪舆图,就这样当着所有人的面认真的讲解了起来。
“至于开疆拓土之事.”
王应琛顿了顿,旋即才再次说道:“西域之事或可暂缓,我军可率先进攻辽东。”
他早已计划好了一切。
作为辽国的丞相。
王应琛总摄军政,已然是达到了顶点,自是会考虑好这一切。
但耶律贤却仍是没有直接做出抉择。
他缓缓看向了在场之人,让群臣表态。
就这样又过了良久之后这才终是下定了决心,缓缓点了点头:“既如此,此事便交给丞相吧。”.
开宝三年三月,天下风云再起。
宋军正式开拔。
赵匡胤亲率二十万大军,分五路北上,大举进攻北汉。
一路出潞州,一路出汾州,一路出忻州,一路出代州,一路直指太原以北险关。
如此进军方略,正是朝廷君臣反复议定之策。
正如王应琛所料那般,此次战局的关键仍在于合围太原——地势使然,北汉无处可藏。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赵匡胤也好,亦或是顾瑾也罢,这两人此行皆是未曾打算使用什么以往的那种民族离间之策。
这就是两人之间的不谋而合。
赵匡胤的野心远远超过同代所有的帝王,他是想要开拓出前所未有的疆域,将这些人都变成九州之人。
自是不会去用这种计策。
而顾氏那便更加无需多说了。
民族融合制度,顾氏已经践行了这么多年,如今已经到了开花结果之时,顾瑾自是不可能再去开历史的倒车。
他与赵匡胤一样,胸中自有一片浩荡乾坤。
欲趁大势磅礴,共铸前所未有之伟业。
这大争之世便是他对号的机会。
——大军开拔!
才歇未久的天下刀兵,自这一日起,再度烽烟骤起。
顾瑾与赵匡胤皆坐镇中军,指挥若定。
宋军实力远胜北汉,士卒精锐、气势如虹。
二人真正关注的,实是太原要地——此处是北汉门户,若不能破,一切谋略皆是空谈,自然无需事无巨细、亲自调度。
而战事的推进,果如他们所料。
宋军连战连捷,势如破竹,全线向北汉腹地压境。
北汉的国力根本无法与大宋相提并论。
包括军力之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宋军的士气也是愈发的骇人,已经是彻底将整个北汉当做了猎物。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他也不知道大宋此一战到底能不能胜,能不能破了北汉。
但他能够确定的是——大宋与辽国此次的会战,绝对要比原本历史之中强上数倍。
历史已经彻底改变了。
思想上的种种如今都要在这个大争之世之中开花结果,这其中所产生的影响绝对不是可以轻易所抚平的。
他也只能去默默的关注着这一切,时刻提防着事情朝着不可控的方向而去。
时间匆匆而逝。
宋军不断北上进攻,确实给北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