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7章 天下风云动,南商北农(求月票)

第7章 天下风云动,南商北农(求月票)

    第7章 天下风云动,南商北农(求月票) (第2/3页)

太过于基础了一些。

    如今的大宋已经不能说是小国了。

    虽然还没能做到大一统,但毕竟是已经统一了整个南方,无论如何都需要让整体的制度更加完善起来。

    也好在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同样也是一个杀伐果决之人。

    两人配合起来。

    根本就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住他们。

    顾瑾对于大宋的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改,其主要关键仍是以商利农的法子。

    江南以及两广的海贸便利,给予了支撑这一切的根本。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顾瑾进一步放宽了海贸政策。

    无论是江南还是两广,都是海贸的关键区域。

    对于当前的大宋而言,若想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国力,这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

    当然,顾瑾很清楚这一政策背后所隐藏的风险。

    若依顾氏子弟一贯的风格,他断不会采取这样的举措——毕竟顾氏一族的眼光,向来比常人更为长远。

    但如今形势已然不同。

    列国纷纷推行改革,尤其是北方强敌辽国,在法家基础上融汇新时代思潮,构建出一套全新的体系。

    他们借鉴商鞅之“法”,强调律令严明、赏罚有据;吸收申不害之“术”,注重驭臣督政、考核绩效;融汇慎到之“势”,强化君主权威、巩固中央集权。

    三派合一,并以耕战为立国之本,在辽国全境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

    甚至就连顾易都注意到了此事。

    辽国疆域辽阔,远超大宋。

    更关键的是——

    当今九州不同于原先的历史轨迹。

    虽然外族仍保留畜牧传统,但在九州文化持续扩展的背景下,各地耕地面积早已发生变化。

    正因如此,这种源自中原、却深化于北地的耕战体制,尤其适合辽国。

    整个辽地就像是和大宋达成了两个极端。

    商与农——

    各自以为重心。

    包括北汉,如今也正在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改制,只不过其却要略逊色于辽。

    不仅仅是因为北汉的实力本身就不如辽国。

    最为关键的原因同样是北汉君主实在是太容易被蛊惑了一点,这也使得整个北汉之中各方派系人马相杀甚为浓烈。

    也正是因为如此,顾瑾才不得不选择做出这个选择。

    大争之世,本该如此。

    不过,他也预留了后手——在全宋境内重启御史台,正是为了今后遏制商业过度扩张埋下伏笔。

    顾易一直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不得不说,这一次的乱世,是真正让他心潮澎湃的一次。

    甚至都要远远超过了广为人知的三国时期。

    新思想的喷涌而来,使九州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

    前人积累的思想资源已经极其丰富,新思潮不必再像古代圣人那样筚路蓝缕、开辟荒原,行教化之举。

    虽然如今看起来九州相比于原史的变化并不算太多。

    但实则不然。

    无论是从教育上也好,包括对四方的影响力也罢,如今的九州都远非原本历史可比。

    诸子学说——从孔孟之仁政到韩非之法治,从墨子之兼爱到老庄之自然——皆已被反复阐发、深入辨析。

    新思想的出现,只是在这一基础上实现的一次全面飞跃。

    这注定会带来一众于学术之上的大才。

    甚至有些人在原本历史之中都从未出现过。

    就比如如今在辽东行改革之举的何禹,其本身在原本历史之中查无此人,但如今的成就绝对可以称之为当世最为耀眼的一批人之一。

    这就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势。

    超越了以往所有的乱世,其所能够带来的改变也将是前所未有。

    不仅仅是王朝的兴衰。

    关键的便是思想。

    就亦如昔年春秋战国时的列国并存发展到大一统。

    如今,同样也是如此!

    这会对未来造成什么样的改变,顾易目前也暂时不知。

    但无论怎么看——

    此事对于九州而言都不能算是坏事,对于顾氏同样亦是如此,因为各个派系都是以大一统为核心。

    这在根本之上便免于了九州分裂的结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