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3章 宋祖之能,帝王之心(求月票)

第3章 宋祖之能,帝王之心(求月票)

    第3章 宋祖之能,帝王之心(求月票) (第3/3页)

心相系的感觉。

    这或许也是有能之人间不同寻常的默契。

    乾德元年,七月。

    赵匡胤正式动兵。

    由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率领一军从凤州沿嘉陵江南下,主攻后蜀北部重镇;

    由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刘光义率领一军从归州出发,沿长江西进,夹击蜀地。

    而他则是坐镇中军。

    如今大宋的国力确实要强上了不少。

    且不说别的。

    相比于原本历史之中,赵匡胤进攻后蜀的时间整整提前了近两年。

    光凭着这一点便足以说明天下之间列国国力上的差距。

    而这一战的结果同样也十分惊人。

    甚至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宋军便突破剑门天险,在利州击败蜀军主力,俘获后蜀大将军王昭远。

    同时间,另一路大军亦是攻克夔州,彻底打开了进入蜀地的门户。

    两路宋军随后沿水陆并进,向成都逼近。

    后蜀军队节节败退,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

    乾德二年,十一月。

    后蜀后主孟昶投降,后蜀败亡。

    赵匡胤对此毫无任何的波澜,似乎他早已想到了这一切,就如他当初所说那般,三年之内定会扫平后蜀。

    但随着这个消息传开。

    ——九州皆震!

    不到两年时间,扫平一国!

    而且还是地势最为艰险的蜀国。

    无论是哪一点都足以让天下诸侯所震惊了!

    无形的风吹向九州,整个九州大地在这一日起竟然多了一份的沉重!

    几乎所有诸侯都想到了一个问题。

    宋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现在他吞并了蜀地之后又当如何?

    其实这些年来,宋境改革的消息同样也不是什么秘密,这种涉及到一国之制的大事自是不可能瞒得过所有人。

    可问题在于——

    正如当年商鞅入秦变法,列国虽知,却大多不以为意。

    尤其当今天下诸侯的目光,皆牢牢锁定在巨鹿顾氏之身。

    而眼见宋国竟未派遣使者前去拜会,

    诸侯之间,反而对宋生出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

    说穿了,只有两个字:

    蔑视!

    是天时地利人和所推动了这一切,而如今他们正是要面对这其中的因果。

    成都。

    “哈哈哈哈——”

    赵光义立于众将之前,禁不住纵声长笑,意气风发:“兄长,如今蜀地一破,南汉、南唐诸国,更如我囊中之物!”

    “一统天下之日,近在眼前!”

    他笑声不羁,帐中诸将亦是个个豪情激荡、满面红光。

    包括他身后的众将士同样也是如此。

    没有人会不开心。

    此次的乱世大大加重了武将对于军功的渴望。

    如此灭国拓土之大胜,又有哪个将士不为之振奋?

    而在众人喧沸之间,赵匡胤静坐于孟昶昔日所坐的龙椅之上,手持对方珍藏的玉璧瑰宝,眼中却唯有淡然的鄙夷。

    他只随手将其置于一旁,仿佛那不过是寻常顽石,继而抬眼望向众将,声稳气沉:“传令三军,严守律令,不得侵扰蜀地百姓。”

    语气虽淡,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说着,他缓缓起身,严肃的看向众将士,沉声道:“另作准备——不日之后,朕要亲赴巨鹿。”

    此话一出,在场众将士皆是一愣。

    包括赵光义都是如此。

    按照他们的想法,如今无论怎么看都是再次进攻之时,就趁着敌方来不及做准备的时候,快速的进攻灭国,怎么都没料到赵匡胤竟然会做出这种选择。

    “皇兄——”赵光义下意识地想要劝阻。

    话未出口,便被赵匡胤一道肃穆的眼神止住。

    赵匡胤何尝不明白将士们凯旋后的激昂?

    可正因如此,他才更须亲赴巨鹿。

    他所展露的韬略与功绩,已然足够。

    顾氏,应当早已看清他的实力。

    但这并非唯一理由。

    更深一层的关键便是他绝不能任由军心飘摇、浮躁滋生,更须安定新附的蜀地民心。

    这便是赵匡胤的帝王之术。

    ——灭一国、收一地,不过是他棋局中的一步落子。

    他的目光,始终锚定在整个九州天下。

    不仅要打天下,更要治天下。

    朝堂群臣要治。

    这群追随他的大将们同样也需要治理。

    当然,他不会去让这些人给看出来端倪,前往巨鹿便是如今最为合适的理由。

    天下又谁人不知。

    若想安定九州,便差不了顾氏?

    这个理由足以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Ps:月末跪求月票,求兄弟们肯多多支持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