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以民为始,效仁宗事武侯之心(求月票) (第3/3页)
欲复盛唐伟业,使租田之民能真正安居乐业,大兴水利,刻不容缓!”
这就是内政高明之人的共同性。
纵使时移世易。
但当真正注意到了最普通百姓的时候,他们所面临的处境却仍是相同。
——无疑便是土地与生存环境。
其实大唐在这方面一向做的都还不错。
毕竟昔年李世民的种种举措在那摆着呢,他已经给后世子孙们留下了十分明确的模板。
至于他后面的那些个皇帝,虽然在能耐上不如李世民。
但学他的种种作为倒是十分简单的。
可惜的就是李隆基后面膨胀了,这才导致了如今这种现象的发生。
顾轩这便是回归到了根本。
以底层百姓的发展为基础,想让整个大唐快速从此番的乱象之中修养过来。
这是他很早以前就定下的想法,更是在这数年之间将具体实行方略包括地图等都做了出来。
这就是顾轩内政的不凡之处。
以工代赈将兴修水利等种种纳入考效之中。
他早已做好了万般的方略,将一切都考虑的井井有条。
除此之外——
还包括盐政,以及接下来的商业管理,乃至于详细税收等种种。
这正是顾轩这数年来所思考的一切。
并不是如旁人那般坐在山巅俯瞰凡间,而是切实的走过了每一条路,根据每个地方不同百姓们的境况所思考出的策略。
顾轩可谓是事无巨细,将这篇奏疏之中的所有想法,都和李豫解释了个清清楚楚。
在这一番话语之下,李豫的神情愈发肃然。
但这还未完——
真正让李豫整个怔住的是,顾轩所决议推行的全新农业技术。
除却顾氏这些年来对于农业工具的升级之外。
真正的关键便是遗传学方面的技术。
这自是顾易操控的结果。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高级的知识,只是针对百姓们所用的粮种,将优良品种会产量更多的想法深入其中。
这正是顾易在发现九州百姓认知进步后所生出的想法。
他想要为科学铺路。
其实如今的大唐百姓之中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探索,这一点同样稍微领先于原本历史,只不过这一切实在太过于笼统了一些。
他们没有对应的概念。
包括在原本历史之中同样也是如此。
我国的农业发展——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从早期的无意识发展,到最后的选种技术的成熟与品种多样化。
这自是需要一个过程。
而顾易如今打算做的,就是要将这些技术给制成一本书,进行更为实际的引导,同样也是为接下来的大事做出各种引导。
如今的顾氏绝对办得到这点。
且不说云韶阁的地位,顾易早就已经定下了要在九州创立顾氏学院的想法,并且要以此作为将来的核心!
为将来铺垫,并吸引人才。
当听到顾轩要著书之后,李豫整个人瞬间便愣住了。
他紧盯着顾轩,沉默良久,方才缓缓颔首,继而深深吐出一口浊气——那震撼之意,已溢于言表
“朕自幼研读《顾说》,便深知顾氏历代先贤之能,从未敢有半分轻视,唯有万般心向往之。”
“然今日得太傅之能——”
李豫目光如炬,凝视着顾轩,缓缓起身,一字一句道:“朕亦不得不坦言,终究是小觑了顾氏子弟的格局与手段!”
“太傅放心!”他声音沉凝,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若太傅真能助我大唐重现盛世荣光——”
“太傅当为昭烈侯!”
“而朕——”李豫顿了顿,掷地有声,“亦愿效仁宗皇帝事武侯之心!”
——昭烈侯!仁宗皇帝!
顾琛!刘禅!
虽非骨肉,情逾父子;名为君臣,谊超君臣!
顾易饶有兴趣的看着李豫,万万没料到李豫竟然会说出这种话。
很显然,这是他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顾易也懒得去思考这其中到底有没有这深意,随着他的心念一动,顾轩立刻朝着李豫拱了拱手:
“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
(Ps: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鱼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