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顾晟薨,即将落幕的时代 (第3/3页)
实乃情理之中。
    顾晟之功,于历史长河中亦属罕见,十万点甚至都有些少了。
    但凡是顾晟能够活到自然离世,那其能带来的成就点恐怕都是这个数倍不止!
    顾易轻轻叹了口气,旋即便点开了家族信息之中,打算看看操控人物到底需要多少成就点。
    【当前成就点不足。】
    熟悉的提示瞬间弹出。
    “十万还不够?”
    顾易心中一沉。
    虽然早已在注意事项里面看到了“融入角色需要巨量成就点”。
    但却未曾料到需求如此之高。
    如今看来,这恐怕至少要几代人的努力,且保证家族持续能够获得成就点,方能凑齐一次操控机会。
    况且,光操控人物显然还是不行。
    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一人寿命之长短显然不足以彻底改变一切。
    必须还要有道具的帮助。
    而操控人物就无法获得成就点,同时抽奖也是一万成就点一次。
    这让顾易只感压力山大。
    本就因顾晟身死后有些低落的心情此时更加沉重了些许。
    ........
    洛阳。
    顾晟薨于玉门关的消息迅速传开,朝野为之震动。
    虽然如今顾晟的身份看似还不如顾康。
    但所有人都清楚,顾晟这才只是刚刚开始发达而已。
    而顾康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
    只要让顾晟继续立功,很有可能便是将来的大将军!
    这种人....竟然就这样死了?
    整个朝堂上瞬间就寂静了下来,甚至就连私下里也没人再去议论顾氏如何了。
    没有人愿意去得罪此时的顾康。
    生怕受到牵连。
    但出人预料的是,顾康并没有他们想象那般直接悲痛到无以复加。
    他仍是如往常那般,看上去并无任何异常。
    对于顾晟这种有大功于天下之人的臣子去世,朝野上下自然要为顾晟挑选谥号。
    刘炟在学问上的天赋显然还是不错的。
    在一众臣子的商谈之中,最后定下了“桓”字。
    取辟土服远。
    以祭顾晟定西域之功。
    顾康从始至终都未曾发表过什么太多的意见。
    随着刘庄逝去的时间越来越久,所有人都能明显感觉出顾康的差别。
    他似乎不再如往常那般锋利了。
    甚至都有人怀疑顾康是有了隐退之心,不再如往常那般可以处理一切政务。
    除了大事之外,他很少开口。
    这个判断让人咋舌。
    以顾氏当今的影响力,哪怕就算顾康死了,其子顾良在朝中的身份也定然不凡。
    何至于如此呢?
    也只有顾易通过多日的观察才看了出来。
    顾康他是真的在为顾氏的后世做准备。
    他一直都未曾停下著书之事。
    顾易曾仔细观察过。
    顾康所著之书,就是引各派之长,并在其中添加了许多自己的想法。
    这也算是这个时代多数人的行为了。
    其中许多想法都有着顾易当初教育的影子。
    于现在的大汉而言,实用性确实极高。
    并且他还先后举荐了一些人。
    这些人都是这些年来他通过治政天下而发现的有能之人。
    其中有顾易认识的,亦有不认识的。
    如...袁安。
    顾康对其十分看重。
    更是直接将他从一个小小县令提拔到了太守的位置上。
    其余人也会根据才能举荐。
    但对于顾氏的子嗣,除了几个小辈于巨鹿郡为官之外,他并没有任何的安排,仿佛就是没打算让他们做官一般。
    不过对此也并没有人感觉到意外。
    因为顾良与刘炟这个皇帝的关系极好。
    两人自幼便在一起读书,性格相投。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顾康刻意为之。
    毕竟皇帝自己亲自提拔,意义上便有着根本的不同。
    但只有顾易知道。
    顾康这是真没有这个打算。
    他这种人本就不会将目光局限于一时之争上。
    他争的是万世!
    家族子弟的才能无法撑起家族,但便注定了家族的衰弱。
    这点可谓是每一个世家都要面临的问题,更别说顾氏这种两朝为尊的家族。
    他这只是在为家族寻找合适的退路。
    以免家族在未来这段时间出现无法弥补的意外。
    但这种事旁人又岂会理解?
    而就在这种日夜辛劳的状况下,顾康的身体也是渐渐有了一些问题。
    无论是治田亦或是治水等一系列的问题。
    顾康所付出的心血同样极大,且如今的顾康年龄也不小了,他又怎么可能一直硬朗?
    一个辉煌的时代;
    ——在随着时间的更迭逐渐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