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军中流言势难止 (第2/3页)
那是他亲信家人带来的讯息,万万不会出错。
这等消息听多了,我又能如何?总得有个说法敷衍过去吧!”
张振抚着身侧木栏,手指已经不由得扣进斑驳树皮之中,但他还是强笑说道:“那你为何来寻我,而不去寻陆相公。”
吴挺浑身一哆嗦,在寒风中连连摇头:“老张你想啊,明明是虞相公下令让我军率先佯攻,他再进攻洛阳。如今我军已经将金贼的满口牙齿都拔下来了,虞相公还没动静,这明显是出事了。否则还能如何,还能是虞相公畏战吗?”
张振听着明显不耐:“我不是问你为何不去寻虞相公,而是为何不去寻陆相公。”
吴挺再次失态跺脚:“正因为虞相公与陆相公乃是一种人,所以我才不敢去寻。若是这条消息是假的也就罢了,我回去就撕烂那群长舌头;可若是真的该如何是好?!如果是真的……此番大战岂不是全都成了无用功?我父亲……岂不是……”
说到最后,吴挺明显更加失态。
用一句比较中二的话来说,前人牺牲的意义是靠后人赋予的。
如果吴挺能跟随陆游收复关西,堂而皇之的将自家伯父与父亲的灵位安置回祖祠,那么收复故土,还于旧都的功勋总归还是有吴玠吴璘一份的。
可若是关西从今以后就彻底不归于国家,那么从富平之战开始到刚刚结束的扶风大战,所有在战场上为国厮杀的宋军将士,包括吴璘在内的所有英灵,就全特么白死了。
张振倒也明白吴挺的心情,在迟疑片刻之后,还是咬牙说道:“你且等等,我去替你探探口风。”
张振说罢,头也不回的向帅帐走去。
当然,作为军中少有得到朝中确切消息之人,张振自然不用试探陆游,而是直接向着案几之后的陆游躬身说道:“陆相公,军中风向已经有些不对了,朝中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就连吴挺这种根深蒂固的衙内都惶恐起来,其余人自不用多说。”
陆游手中之笔微微一顿,随后抬头看着张振:“你想说什么?”
张振诚恳说道:“不是末将想要说什么,而是陆相公无论想要做什么,就要尽快去做,迟则生变。须知大军军心动荡之下,无论做何事都做不成的。”
陆游点头,随后又继续在文书上奋笔疾书,嘴上也不停:“无妨,我等的人马上就来了。”
陆游自然也不是胡吹大话。
在大战之后的第三日,也就是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军中流言越传越邪乎,军营气氛都有些诡异时,有两员大将自陇右而来,刚刚进入帅帐,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拜倒在地,口称恩相。
“恩相天威,用兵如天马行空,羚羊挂角,区区金贼弹指可灭,只可恨我等知机太晚,没有前来支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