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沛公腰悬霸王刃 (第1/3页)
    城南,刘淮皱着眉头:“他娘的怎么这么快就乱起来了?”
    别看刘大郎总是一副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样子,其实心下也是有些发虚的。
    归根结底,刘淮也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大将之才,别说指挥军队,就连组织郊游的经验都没有过。
    之所以他能做到如此地步,终究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当初为了拍摄史诗电影,刘淮与一众演员突击学习过历史知识。还记得当时他曾经询问历史教授,如何在古代打胜仗。
    那个教授说,其实岳飞已经总结出来了,就是:阵而后战,兵之常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方能取胜。
    再简单一点就是:以正合以奇胜。
    自北伐军一路以来连战连捷,究其原因自然有许多。
    比如魏胜与张荣蓄势十余年,一朝扬眉拔剑,自然不是区区数千不入流的金军可挡的;
    再比如金主完颜亮聚集大军在汴梁,使得地方空虚;
    再比如北伐军进军坚决,将高文富父子打得措手不及。
    不过这些一二三归纳成一句话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已。
    至于军队建设与地方建设,刘淮全是拾取后世那支铁军的牙慧。
    哪怕时代不一样,但照猫画虎学个三成,对付不了光头,难道还对付不了在中原立足了三十年却依旧一塌糊涂的金国统治者?
    可话又说回来,这位在其他人眼中治军与治政都颇有章法的刘统领,却的确是一名对古代军事知识十分淡薄战场初哥。
    哪怕刘淮知道张荣已经来了,仓促之下用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却从来没有跟张荣有过多交流,只是大约定了今日破城而已。
    全靠各自默契。
    那张荣空置二十年,抓战机竟还能抓得如此之稳吗?
    然而如果张荣用兵真的如此狠辣坚决,则又有另一个问题了:大宋有如此多的豪杰,是怎么沦落到半壁江山的?
    “必是我父已经破城!”
    刘淮那略微有点发散的思维,被张白鱼兴奋的声音拉了回来。
    “将军,咱们也上吧!”
    张白鱼劈手从部下手中夺过飞梯扛在肩上,跃跃欲试的请令。
    只能说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